首页 - 基金 - 基金重仓 - 正文

公募基金多方寻找业务发展突破点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6-11 09:24: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去杠杆、破刚兑的监管基调之下,保本基金、分级基金和货币基金等曾经热闹一时的产品,相继发展遇阻,或将陆续遭清理,或者高增长不再。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布局指数基金、发力主动权益管理和创新业务等。

在A股“入摩”、基金中基金(FOF)破冰以及养老目标基金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指数基金这类被市场冷遇已久的投资工具重新得到重视,多家基金公司逐渐将指数产品发展提上日程。

例如,曾经依靠余额宝实现逆袭的天弘基金,近期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将指数基金作为公司战略发展业务。华夏基金也表示,未来将在商品类、主题性、跨境概念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三方面大力推动ETF的发展。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在指数基金领域不断拓展,推出了区域发展主题的指数基金,如先锋基金申报中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指数增强型基金(LOF)、广发基金申报了中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ETF及其联接基金,南华基金申报的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则已经获批。

随着A股“入摩”,国内多家公募也纷纷布局MSCI指数产品。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已有十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29只MSCI指数基金,其中20只已经获得发行批文。

发力主动管理亦成为一些公司的业务重点。

沪上一家银行系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发力权益投资,探索多元化投资能力是迈向大中型公司的必经之路,公司引入了一位业内资历较深的绩优基金经理来负责权益投资,近期也发行了旗下首只权益类产品。

另一家小型公募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招揽了华南一家大型公募的量化权益投资总监,为公司量化以及今后的主动管理业务布局。

上述两家公募只是诸多向主动管理转型公司中的一个缩影。对于原本权益投资薄弱的基金公司来说,引入资深或知名基金经理等投研人才是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除了“挖角”同行业从业人员,还有少数公司也从险资等金融机构引入了投研人才。

也有部分公募积极布局创新业务,如养老目标基金等。上海一家中型公募人士指出,随着养老目标基金《指引》公布,制度性安排已经齐备,目前就等着首批产品问世。长期来看,国内养老基金发展空间巨大,预计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规模将超20万亿。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26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合计53只养老目标基金的申请材料,其中多只产品已经获得第一次书面反馈意见。

此外,还有一些基金公司表示,此前部分公募依靠“小而美”逆袭,如今“一招鲜”难以吃遍天了。只有跟着行业趋势迎头赶上,或者找到自身专长继续深挖,才能在行业集中度日渐提升的公募基金行业中获得好的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