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分析 - 正文

富国基金张峰:港股金牛基金经理的投资“秘诀”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8-07-19 09:11: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导读:最近有大量的优秀企业在香港上市,甚至美团、今日头条、拼多多等新一代的互联网都将在港股挂牌,也让投资人再次发现香港股市的价值。香港市场由于比较成熟,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其投资方法也相比A股会更加看重基本面。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访谈一位极其资深的港股基金经理:富国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经理张峰。张峰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行业老兵。他也是管理规模大约20亿的QDII基金经理中,穿越牛熊周期最多的基金经理。

张峰管理的富国中国中小盘业绩长期处于同类第一的位置。统计显示,截止7月16日,其管理的富国中国中小盘过去五年回报率82.60%,排名同类型第一;年化回报率16.46%,排名也是同类型第一

除了自己管理的基金业绩优异,张峰带领的港股团队公募基金产品都取得了优异的短中长期业绩。

张峰和基金经理汪孟海共同管理的沪港深价值精选,2018年获得了基金圈分量极高的“金牛奖”。统计显示,沪港深价值精选成立三年来总回报高达49.24%。2017年,沪港深价值精选全年收益率达41.59%,位列同类基金23/1332。不得不说的是,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的成立日在2015年6月,处于高点。从成立日至7月12日,A股、港股均遭遇不同程度的震荡,上证指数下跌40.77%,恒生指数微涨3.93%,而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收益率高达48.13%,同期成立的2只沪港深基金收益率分别为-18.24%和1.20%。

立足于香港的基金业绩也是同类第一的位置。由张峰和投资经理宁君共同管理、富国香港子公司发行的中国中小盘成长基金,2018年上半年取得了11.8%的收益率,在同类140只基金中排名第一。2017年,该基金全年录得64.17%收益率,在投资香港为主的109只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2018年上半年港股基金投资业绩揭晓,富国基金旗下香港产品业绩斐然:

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 001371(张峰和汪孟海担任基金经理)3.3%

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005354(汪孟海担任基金经理)5.4%

富国中国中小盘100061(张峰担任基金经理)5.24%

富国中国中小盘成长基金(香港公募产品,宁君管理)11.8%

近期张峰正好在发行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005847),我也非常有幸对张峰做了一次深度访谈。我们感受最深的地方有几点:

1)张峰是一个非常自下而上的选手。他不会做太多自上而下的择时,股票买卖都是基于自下而上的基本面。投资框架大道至简,买入和卖出股票的因素必须是一样的。伴随着研究团队的人员增加,张峰会增加其持股集中度,因为研究的深度在加强。而非因为人员增加,持股变得更加分善。

2)非常看重短中长期的超额收益。如果阶段性无法取得超额收益,就需要去检讨和反思,是不是错失了一些机会。市场和公司的变化都是动态的,一个公司可能阶段性落后市场,但是长期表现不佳就需要我们去反思。

3)看重跟踪,跟踪和初期的研究同样重要。一旦跟踪下来发现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就会果断卖出。

4)在成长性和估值上,更加偏向成长性。只要是成长性足够好,足够持续,估值的容忍度就能更高一些。

1:跟踪和研究重要

1. 朱昂:张总做了很多年港股投资了,能否先聊聊你的投资理念?

张峰:其实我对投资的想法和其他人一样,就是获取超额收益。那么怎么获取超额收益呢?有人偏向成长股,有人偏向价值股,我们是比较折中的做法。如果一个企业有长期的高成长性,那当然是最好。但其实这种长期高成长的企业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成长其实是非常稀缺的。能在第一时间把好的企业挖掘出来,其实并不容易。

我们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去读各种研究报告,并且和大量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电话会沟通。

我们团队每人一年和上市公司的电话会沟通会超过几百场,加起来我们团队有10个人左右,就对应到一年几千场上市公司的电话会。我们通过这些沟通,能够找到一些成长比较好的公司。

当看到有好公司的苗头后,我们还会去理解这个公司的成长性是不是真那么好。包括去和上下游交流、分析师沟通以及一些同行交流。到最后我们再看看这个估值是否合理。

2. 朱昂:有些公司今年高增长,明年就不行了。所以你会花大量时间去了解一个公司的成长质量,包括是什么在推动成长,以及成长的时间周期?

张峰: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成长是什么性质的成长。不要说看未来三到五年,就是看未来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的成长,都需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和了解。我们并不追求一下子能看到三年五年后的样子,而是一步步来,先把握住中期半年到一年的成长。

如果过了这段时间公司业绩兑现了,我们再来看接下来的变化。

本质上我们还是要看一个企业三到五年的成长性,但很难一下子看清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

3. 朱昂:所以你非常看重跟踪一个公司,和最初的深入研究同等重要?

张峰:的确如此,跟踪投资标的非常重要,你买入了之后,就要持续进行基本面的跟踪。

4. 朱昂:在投资上许多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公司类型,有些人喜欢消费品,因为比较稳定;有些人喜欢科技类的,因为爆发力强;还有一些人喜欢公用事业这种高分红的,想问问你在公司上有什么偏好吗?

张峰:我的特点是面比较广,在行业选择上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其实关键是要找到能让你确信的、可持续增长的企业。一般来说成长股持续性比较好的几个行业就是TMT、消费等。

但是这可能是一个结果,不一定说我们一定要从这几个行业中去找公司。只是按照我们的标准最终做下来,在这三个行业里面的成长股比较多。

我自己的视野也是比较广,我是鼓励大家多去看一些行业,不要只看某几个行业。所以最终这是一个结果,我们选股的方向,聚焦在出成长股比较多的地方。

2:看重成长,对估值包容

5. 朱昂:那么在估值和成长性上,你是会倾向于安全边际高一些的低估值,还是倾向于成长性高一点的高增长?

张峰:我会容忍高一点的估值,把重点放在好的成长股上面。而且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这几年高增长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你有时候不得不容忍高一些的估值。

6. 朱昂:能否说说你的投资和研究成长史,是怎么一步步去搭建你的一个投资框架?

张峰: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会去尝试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比如一开始你会看到估值很低的公司,你觉得很便宜就会买。然后你会慢慢建立一个简单的框架,比如基于估值和增速的PEG。然后你再逐步把这个框架完善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反思自己投资框架的缺陷,然后去把这个框架做得更加完整。

我们还要去避免价值陷阱。比如有些公司你看着很便宜,只有0.6倍的市净率,但是后面变成了0.5倍市净率了。

我们做公募基金的,有时候还要去思考市场对于估值的理解。除了你自己对于估值的理解外,还有一个市场对于估值的理解。你不能超前和落后市场太多。即使巴菲特,也会有很长一个阶段表现不好。但我们作为公募基金,不能在很长时间表现不好。这需要我们去结合市场情况。

我投资框架中的底层是不变的,就是做基于基本面的自下而上选股。但是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我应该是开放包容,并且比较客观的。能够容纳不同的风格。无论是价值股的机会还是成长股的机会,我都会关注。投资框架广一些,能够捕捉到更多机会。就算我们说的成长,有些人看的是爆发性成长,有些人看的是稳定成长。有些做成长股的人要看估值,有些不看估值。

所以我做投资在底层的框架不变情况下,尽可能看的更广一些。

3:简化投资,大道至简,买入和卖出必须基于同一因素

7. 朱昂:你的视野很广,看的公司行业也很多,你如何建立自己在某些行业的能力圈呢?

张峰:我认为投资一开始应该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你需要先做加法。过早的在某些行业建立自己的舒适区,仅仅盯住自己熟悉的行业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有些人觉得消费这个行业很好,但是港股消费也低迷过很多年,也出现过类似于康师傅这种龙头企业很长一段时间表现不佳。当然你坚持很长时间,还是会有很好回报的。但是如果你做的一年两年,也会面临表现不好的时候。

我们的目标是给客户追求超额收益,当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产生超额收益,那一定是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跟客户说,我两年后给你带来超额收益,因为这个事情你自己也判断不了。一个基金经理短期没有超额收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直不给客户带来超额收益,那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检讨了。

其实我对我们团队的要求也是如此,如果你一年都不能产生alpha,你就要自己去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问题。而且香港市场是比较机构化的,都是由基本面出发驱动股价的,和A股还不太一样。如果在港股这个基本面出发的市场,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超额收益,那就需要去反思和检讨了。

8.朱昂:张总能否分享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

张峰:如果你看我的年报和季报,我是在比较早介入了港股的某个标的。当时我发现该标的有新款要推出,在推出之前业绩比较差,因为要换生产线。但是我们做了深入研究后判断他的新品应该会卖得不错,能够带来3到4年比较好的销量。一开始我们做渠道端调研,发现公司产品初期的销售还是会很不错,高景气度会持续到2021年左右。当时这个公司我们比较看好,股价一度也表现很好。

但是后来通过跟踪发现,过了半年以后新品就出现问题了,卖得不好就开始打折了。这个是远远低于我们预期的,所以我们看到就卖掉了。虽然一开始认为该公司的新品周期能持续3到4年,最后经过跟踪发现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另一个类似也是这几年香港市场的大牛股。当时选择该标的,也是看到了新款上市带来销售放量,从而驱动公司的盈利向上。然而后来该公司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新品销售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好,和外部合资合作也需要时间证明。我们也在之后把该标的先卖掉了。

其实从长期来看,这两个都是很优秀的公司,特别是后者,可能仅仅是一个小周期。然而公司的销售和业绩低于预期后,股价也都回撤了30%到50%,特别是第一个例子里的标的跌了差不多一半。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这种回撤你应该是避免的。

这两个公司的买卖,基本上代表了我们的投资思想。

首先,我们会基于基本面以及相对不错的估值去买一个公司。我们在买入的时候,也尽量去看的比较长,从长期持股出发。其次,我们在买入公司后,会进行大量的跟踪,一旦跟踪下来的基本面情况低于我们预期,我们也会卖掉。

9. 朱昂:这个案例非常好,这两个公司都有消费品那种新单品放量的特征。

张峰:其实这两个公司的盈利驱动都比较简单,新品上来后,你的销售会上来,售价也会提高,毛利也会改善。你做投资的时候,最好不要太复杂。

关注买入和卖出的核心点,都不要太复杂。大道至简一些比较好。那后面新车型销售低于我们预期,我们就把他们卖了,也是很简单的逻辑。

10. 朱昂:非常有意思,感觉你很注重回撤,但是你卖股票不会基于一些市场波动的择时,而是基于基本面。

张峰:我认为股票的买卖必须遵循同一原则。也就是你买入这个公司是基于什么方面的基本面因素,那么你卖出这个公司也是基于同样的基本面因素,否则你做投资会很乱。比如你因为宏观因素买了地产股,那么卖出也应该基于宏观因素。你必须从基本面出发,了解驱动公司最核心增长的源头是什么。像我们上面说的,该类公司驱动力就是新品,那么你股价的买入和卖出就是基于新品上市。你不能因为宏观因素去买入一个医药股,因为和公司的基本面驱动关联度不是那么大。

其实我们不会做基于市场波动和仓位的择时。我的买入和卖出都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我会看这个公司核心的盈利点在哪里,公司的增长以及对于盈利增长最重要的变量是什么。基本面是我们做投资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买卖决策都是基于公司本身的基本面。

对于市场波动去做择时,我的经验是效果并不好。除非你认为出现了大的系统性风险,否则经常做择时对收益常常是负贡献。我也经常和我们团队的人说,不要把你的投资体系搞得太复杂了。

11. 朱昂:所以你是偏向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做风控的。感觉你会尽量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把握投资?

张峰:投资一开始是由简到繁,我们不断做加法,去尽量深入了解各行业,拓展你的视野。但是到了后面又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尽量把投资决策的因素简化。如果影响你投资决策的因素太多,宏观好了你加仓,基本面差了你减仓等等,最后你的投资体系就乱了。所以一定要简单。其实许多投资的道路大家都知道,也并不复杂,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就比较少。

在研究的覆盖面上,我们做加法;在决定投资的因素上,我们做减法。

4:从分散走向集中

12. 朱昂:再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持股集中度上你是集中还是分散的呢?

张峰:持股集中度和我们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关。一开始我们团队人很少,无法深入去跟踪很多公司。你也知道市场上经常会出现盈利不达预期的公司,就算对企业做过调研,也难以避免各种不确定性的状况。所以最初我们的持股是比较分散的。

现在我们的研究团队人员增加了,我们看公司就能够更加深入。不仅仅是和上市公司电话交流,我们还能做上下游的验证,我们还能去和行业专家,分析师,同行做深入交流。

随着对于一个公司研究深度的增加,我们的持仓会变得更加集中,对于单一品种的持仓度会提高。

13. 朱昂:这个非常有意思,许多人在研究团队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很集中的,在研究实力扩大后变得更加分散。你正好是反过来,其实也体现了你非常自下而上深入研究的风格。

张峰:的确如此,我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在一开始其实我不是那种只盯着龙头,我什么都会看看,找找石头下面是不是有宝贝。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人员的增加,我愿意做得更加深入一些。

投资也和一个人的兴趣有关,我的好奇心比较强,什么都爱学习,都想去研究。所以一开始我会看得比较多。但我是很自下而上看公司的,所以研究力量的加强,会增加对于公司深度的覆盖。

5:中长期看好港股

14. 朱昂:最后想问问你,对于港股市场一个中长期的看法?

张峰:中长期我对港股很看好的。影响市场的宏观因素很多,我们也删繁就简,我就盯着宏观的联邦基准利率。现在联邦基准利率还很低,历史上出现风险的时候都是利率水平在5%以上。这个可能短期并不会发生。所以系统性风险,我就看联邦基准利率。

估值上目前香港市场还是很便宜的,比美国便宜很多,比A股也便宜。基本面上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看到虽然有一些市场扰动,但经济的活力还是很好。有人担心房地产市场崩盘,但目前房贷利率是很低的,而历史上房地产泡沫崩溃都是利率水平在一个很高的位置。

我们还看到大量优秀的企业去香港上市,整个资本市场的价值越来越大。对于港股市场整体中长期是很乐观的,我们也能找到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