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论市 - 正文

五大知名基金经理10问10答:股市何时止跌 熊市买啥票?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8-08-05 15:42: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惨淡,上证综指从年初的3314点下跌至8月3日的2740点,跌幅17%。中小创下跌同样严重,创业板指于8月3日创出1481点的2015年以来三年多新低,而去年最具赚钱效应的白马股也遭遇剧烈调整。

与此同时,政策面、消息面的各种变化也接踵而至。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调整、贸易摩擦的进展、疫苗案对医药股的搅动……种种因素都在让市场急剧变化。

在这样的弱市环境下,如何进行后市资产配置?

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哪些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哪些板块能穿越牛熊?

中国基金报记者分多路采访了五位国内知名的绩优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

嘉实沪港深精选基金张金涛

博时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王俊

天弘基金股票 投资总监肖志刚

安信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陈一峰

圆信永丰基金首席投资官洪流

五位知名基金经理围绕基金君提出的几个问题,一同来探讨A股市场波动,为A股把脉,从采访中可以看到,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认为现在A股正处于底部区域。

1、股市持续调整的多重原因

中国基金报: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上证综指跌17%,跌破了2800点,创业板创出调整新低,您认为导致今年市场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张金涛:第一、贸易摩擦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引致的资本外流。贸易摩擦是影响今年风险偏好的一大原因,这是以前大家没有经历过的,特朗普每一次政策的反复都对市场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第二,受去杠杆和资管新规的影响,2018 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些信用违约事件,量级与2016 年同期相仿,大于2017 年同期,信用利差上升,推高了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

第三,经过去年的上涨,白马蓝筹股的估值已经从一个比较低估的水平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遇到比较大的风险或者风险偏好的降低,资金面变得更紧张的时候,在高位进行调整的压力更加明显。

王俊:我认为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其代表着整个上市公司盈利问题,去年四季度是这轮经济小周期的一个增速高点,向后看经济增速是逐渐下降的,而这会带来对企业盈利、经济前景悲观情绪;其次去杠杆加剧了经济增长下降的预期;最后则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系列“黑天鹅”事件,对市场造成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6月15日之后市场加速震荡向下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6月份美联储加息之后,央行没有进行适当跟进,而在3月份美联储加息时,央行把回购利率上调了10BP。实际上人民币贬值或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因此导致市场对经济长、中、短期的预期都过度悲观。

肖志刚:首先,当前股市的调整是2015年牛市结束以后延续下来的,2016-2017年经济单边上行,股市是估值下行、EPS上行的,部分周期股上涨形成结构性小牛市;今年到明年经济单边下行,只能依赖股市自身去消化估值泡沫。

其次,由于去杠杆产生信贷和社融的收缩,对部分企业的资金链造成压力,这给一些利用杠杆做资本运作的上市公司带来很大影响。

第三,目前经济也处在下滑周期,从上市公司中位数收入增速看,从2015年3季度的2.1%持续攀升了2年,在2017年3季度达到19.4%,2017年4季报、2018年1季报的数据分别是15.8%、14.5%,预测本轮经济周期或将进入回归通道,预计2019年下半年见底。这个是表征经济在下滑,也是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

陈一峰:一般来说我们不对大盘进行预测和判断,我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公司和行业的分析上。不过从个人的观点来看,今年市场调整的原因较多,库存及地产周期的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的发酵,去杠杆的深入等,影响了经济表现和经济预期。

圆信永丰基金首席投资官洪流:A股本质上是政策市,主要受政策引导。2017年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的宏观金融政策在2018年逐步落地,资产管理新规确认了中期“去杠杆”的政策基调。“紧信用”引发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去杠杆”对部分民营企业大股东在二级市场的股权质押产生较大压力,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引发市场对宏观经济下行的担心。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2018年初美国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剧烈波动,以“打新”基金为代表的绝对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模式崩塌,大批以“上证50”为底仓的类绝对收益型基金产品的清盘加剧了A股市场的调整。第三,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引发了投资者对出口和人民币汇率的担忧,这一因素随着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成为市场调整的重要变量。

2、A股已处于底部区域

中国基金报:现阶段市场是否已经到了底部区域?为什么?

张金涛:现阶段市场是底部区域。主要还是从估值和宏观的政策方面来说都已经到达比较低的一个位置,现在的估值离历史上最低的水平也相差不远。创业板的估值已经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沪深300离历史最低水平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空间。所以说,从估值、从政策面来看应该说都是在底部区域。白马股、蓝筹股等又重新变得相对比较便宜,投资机会越来越好,但是在现阶段还是要相对控制一下节奏和仓位。

王俊:从政策预期来看,目前市场大概率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因为无论是国常会、还是近期政治局会议,都提到要扩大内需、稳定经济,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底部信号,能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悲观预期。

其实市场也有所反映,虽说8月3日市场也跌了很多,但上证50并没有创新低,也显示目前整体市场或处于比较重要的底部区域。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对经济悲观预期,都不支持市场进一步下跌。往后看,随着“稳增长”政策等修复对经济悲观预期,或会对市场形成一个明显提振。

肖志刚:目前股市已经到很低的位置。从估值角度,现在市场中位数PB在2.4倍左右,历史数据来看,市场中位数PB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低点。我认为PB2.2倍是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但可能会跌破2.2倍。在5000点时PB高点是7.5倍,现在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算是相对比较低的位置。

现在市场正处于不断透支未来利空的阶段。如果把一段熊市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反映过去利空,第二阶段是当下利空,第三阶段是未来利空,现在很多股票处于熊市第三阶段。而且,在大盘真正见底之前应该有1000只股票已经见底了,而现在至少有100只股票已经见底了。就像陆续过河一样,等到有1000只左右股票过河,我相信大盘就真正见底了。

陈一峰:个人认为已经接近底部区域。首先,从整体估值来看,沪深300和上证50都已经接近历史最低区间,我们和历史上2008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去比较,当前PB、PE估值已经接近前次最低的2014年,而作为机会成本的无风险利率其实明显低于当时;其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趋向缓和,市场资金较之前宽松。

洪流:A股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但是底部调整的周期性因素仍未消退,调整周期不确定。

支持A股市场到了底部区域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第一,A股市场的证券化率。截至2018年7月末,A股市场总市值50.62万亿人民币,2017年末中国GDP是82.71万亿人民币,证券化率0.61左右,如果以今年GDP增速6.5%计算,A股证券化率约为0.58,反观成熟市场的证券化率基本上超过1。

第二,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从上证50,沪深300等主要A股市场指数看,与成熟市场的同比还有历史上的估值比较看,已经处在合理偏低的位置,如果宏观经济盈利预测没有大幅下调,A股指数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

第三,市场风险相对充分的释放。从2016年二季度以来的蓝筹股慢牛行情经过2018年的市场剧烈波动,筹码集中度下降,二级市场杠杆率逐步消退,上市公司股价与盈利增长的匹配度逐步友好。中小市值公司经历了2015年以来的泡沫破裂调整已经3年,市场交易风险也大幅释放。

第四,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数量明显增加。虽然市场仍在周期性调整中,但产业资本的投资行为侧面印证A股市场部分公司已经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

第五,外资通过MSCI加快对A股市场的战略布局,国内以社保、企业年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正在逐步进场。

3、持有核心资产的投资策略仍然有效

中国基金报:去年价值投资当道,白马股赚钱效应明显,而今年市场波动加大,上证50也下挫接近15%,您在这一时段投资策略是否有所调整?坚持核心持仓还是做波段?有无进行仓位调整?

王俊:从今年投资来看,整体投资策略及思路上并没有太多调整,因为从年初开始即没有对市场预期很高,虽然目前市场跌幅有些超预期,但整体策略变化不大。我还是坚持买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而不是去买上市公司估值的扩张。

肖志刚:我觉得白马股的调整刚开始,包括贵州茅台、恒瑞医药这些指标股短期涨幅过大,适当调整是正常的。我的白马股持仓并不高,从2017年算起,白马股这块大约有两三成仓位,现在基本都减持了。

陈一峰:我们的策略不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始终是坚持价值投资,购买便宜的好公司,并不会因股市下跌而减仓,如果进一步下跌甚至会进一步加仓。

洪流:上证50指数的主体部分是金融股,对宏观经济走势反应敏感。2017年的白马股行情和2018年一月份的银行地产股行情反映了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2018年上证50指数的调整是对宏观经济在“去杠杆”和“海外不确定性”发生时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预判,同时也叠加绝对收益型打新基金的大批清仓的冲击。

从现时的市场情况看,经过充分调整的A股市场已经迎来了宏观政策的微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逐步配套将逐步稳定投资者对宏观经济下行的预期。以上证5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目前的估值9.7倍市盈率,PB值1.27倍,股息率接近3%,如果宏观经济维 稳成立,目前指数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从A股市场主要指数看,中位数估值并不低,所以从配置角度看,坚持自下而上、精选核心资产的投资策略仍然有效,关键看投资者的考核周期和对回撤的容忍度。

从目前的指数点位看,仓位调整主要看产品属性。如果是绝对收益型产品,有明确的止损限制,控制仓位仍然有意义;如果是相对收益型产品,在历史估值的底部区域降低仓位或许会失去长期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

4,多对后市看法偏乐观

中国基金报:如今上证指数已经跌破2800点,对后市偏乐观还是悲观?对今年全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如何?

张金涛:现在应该还是要更谨慎,并非意味着我们的仓位要降到很低,而是说在挑选个股上面进行精挑细选。

王俊:仅从三季度这个维度来看,更看好市场反弹行情,因此更偏乐观,不过目前预期反弹动能更多来自于对经济下行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反弹力度可能不会太高。

今年市场极为考验政策面调整的及时性和到位程度,如果调整到位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利好,三季度反弹就反映了这种政策面调整。而四季度行情还有待观察,比如影响市场较为重要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后市演绎,如果按照目前所披露信息(2500亿美金,25%税率)来看影响有限,但可能后续不确定性加大,而且此轮贸易摩擦还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需要格外关注,目前情况下还较难判断;此外,四季度的重要会议也是需要关注的因素。

肖志刚:我对后市比别人可能更乐观,越往后我越乐观,大家可以找出一堆看空的理由,但股市有自身运行规律。股市从2015年以来已经下跌三年了,调整差不多到位了,我认为未来1年里股市可能是各类资产中相对表现比较好的。

今年我的收益预期不高,我希望能为投资者赚取正收益,这个还是有希望的。

陈一峰:市场表现倍感艰难的时候,内含风险反而较小。从长期视角来看,当前点位我们对后市保持乐观,当下是为未来较高复合收益做准备的重要布局时刻。短期市场走势和收益率则较难预测。

洪流:短期中性,中期震荡,长期乐观。今年的投资收益类似于2011年,当年主要指数跌幅20%左右,今年A股市场部分指数已经超出这个范围。对2018年投资收益的预期没有2011年悲观,主要原因是估值水平更加合理,宏观政策已经微调,现在的困局需要时间来消化,需要更多不确定因素的落地,总体下半年可能比上半年更加乐观些。

5,市场迎来选股好时机

中国基金报:下半年投资策略是什么?是否会调仓换股?减持和增持的方向是什么?如何进行仓位控制?

张金涛:就今年的策略而言,我觉得首先不能盲目追高。因为现在整体市场比较弱的情况下,追高很容易在短时间之内被套牢,所以今年的策略还是要精选长期看好的方向。

我们一直是关注比如大消费、科技,这两个领域我们觉得是可以长期进行配置。

优质消费股由于之前相对比较强势,而最近出现强势的补跌,实际上这一波在跌下来以后是一个可以长期布局的方向。

关于仓位,目前基金持仓的重点仍在低估值的价值股和稳定成长的消费、医药个股。

王俊:目前来看对三季度会偏乐观一些,布局方向会围绕着“去杠杆、精准扶贫、环保”等三大攻坚战去布局。现在来看“稳内需、补短板”等政策也值得关注,比较直接受益的应该是建筑、水泥等领域,但更重要的是,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传统性行业迎来机遇,一方面“稳增长”政策预期将明显缓和市场对这些行业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让这些行业盈利可以维持,无论是盈利绝对水平,还是盈利持续性都会逐渐增强。

肖志刚:我下半年策略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我觉得对做主动的基金经理来说明年是比较好的时机,现在可以有足够时间做深度研究,精选和持有好的股票,等牛市来了,好股票很快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目前我的仓位挺高的,大约在90%左右,但现在市场的主要矛盾不在仓位,我认为大盘向下的跌幅是有限的,而我持仓的高成长股平均估值只有15倍左右,在市场相对低点、精选低估的个股重仓,风险并不大。

陈一峰: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双方的市场都足够大,产业结构也足够健全,贸易摩擦不会影响双方经济的长期根本走向,汇率、微观经济也会不断去自我调整。我们不太会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仅仅会在选择股票时将贸易摩擦对公司基本面和估值的影响加入进来。增持和减持还是根据自己对公司长期业绩和估值的判断来决定,仓位也仍然按照原计划进行。

洪流: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是寻找确定性。考虑到中贸易摩擦的担忧,投资策略偏向于与内需相关的部分,如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基建,与内需相关的消费、医药和部分龙头地产公司。减持的方向是与外部高度相关的行业,外部订单占比较高的公司。增持的方向是受益于财政政策的水泥、钢铁和部分周期性行业;受益于内需增长的食品饮料、医药和龙头地产。仓位控制主要根据产品属性,绝对收益产品在安全垫累积基础上可以加大仓位;相对收益型产品可以积极布局景气稳定或向上行业的优质龙头公司。

6,下半年着重关注几大风险点

中国基金报:下半年市场风险在哪里?下半年需要重点观察哪些因素的动态变化?贸易摩擦、汇率等会如何演化对A股产生什么影响?

张金涛:贸易摩擦的继续演化和我们国内经济的政策,肯定是下半年重点的一个观察点。现在实际上大家对短期的业绩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现在大家需要关注未来,我们要看政策怎么去应对。

政策制定者已经推出减税、定向降准、扩大信贷抵押品范围等措施来对冲市场冲击,目前中国房地产库存和工业库存仍处于低位、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健康、资本开支水平较低、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政策操作空间较大。短期来看,若能维持汇率稳定、隔离信用风险,将提振权益市场的信心。

王俊:下半年市场风险点,第一是贸易摩擦,这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一个风险点;第二则是市场资金结构上的风险,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包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金在内的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资金”进入市场,而目前看这些资金赚钱概率不高,对于一些有刚性负债成本的资金来说,无论是受到资管新规还是受到投资模式的影响,这些“资金”或存在退出市场的情形,对市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风险点;第三则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负反馈,也是值得关注的风险。

肖志刚:市场风险方面,一是下半年应该回避周期股,这类股票未来可能在经济下行阶段销量和利润都下降;二是应回避产业资本股票,去杠杆对这些股票打击比较大;三是提防白马股继续杀估值,比如白酒、家电、医药等;四是避免财务报表风险的股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差的公司要回避,还有包括各种存在减值风险的公司。

陈一峰:去杠杆、贸易摩擦、经济周期对市场的影响仍应继续观察。但是我们并不擅长这些,我们的精力还是集中在寻找好公司身上。

洪流:下半年市场风险在于宏观经济预期是否会进一步恶化。下半年需要关注人民币汇率、海外市场的波动、国内财政政策的落地速度。货币政策、贸易摩擦和汇率变化具有相关性,但总体而言现在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相对充分反映在指数波动上。

7,对白马股后市观点有分歧

中国基金报:白马股的调整是否已经到位?在配置方向上,是否看好白马股的整体布局机会?在选股标准上是怎样的?

张金涛:将时间周期放长来看,我们对大盘蓝筹股并不悲观。当然,小盘股跌到一定的低位也有反弹的机会。从各个行业来看,强者恒强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大的企业盈利增速会越快,估值更具吸引力。未来仍将根据业绩和估值去精选个股,而不是人为地去区分是创业板、中小板还是主板。

王俊:去年涨的较好的大市值公司,如果收入和盈利的增速并不能和估值水平匹配,仍存在较大的调整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在经济自去年见顶回落的过程中,包括家电等在内的行业都面临收入、盈利等下滑,有些行业竞争格局还较为激烈,偏消费类公司存在盈利不达预期的压力;另外,这些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在调整之前估值都处于历史高位,如果收入和盈利水平无法达到的话,压力确实较大。

肖志刚:我认为白马股会慢慢下跌吧,目前只是调整了半年多,预期整体释放泡沫的周期有2年时间。由于白马股企业很优质,业绩大多不会暴跌,调整的原因只是股价上涨太多了。

对于白马股调整,要区分周期性白马和非周期白马。白酒、家电是周期性白马,在经济下行阶段业绩会下跌较多;大部分非周期性白马,可能面临泡沫逐步释放的漫长过程,最大回撤或达到30%基本上就可能维持低位横盘震荡了。

陈一峰:在我们股票池的大部分白马股已经进入合理偏低区间,我们看好其未来三年的走势。选股标准来看的话我们还是坚持好行业、好公司、好的管理层再加上合理或较低的估值。

洪流:白马股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充分释放,类似于医药、消费等前期机构持仓较为集中的板块出现了明显的价格调整和筹码松动,但是调整周期性因素仍未消退。原因在于宏观经济走弱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高频数据和盈利预测极为敏感,股价的波动率仍然维持高位。白马股的整体布局机会仍需要观察3-4个季度的宏观数据运行,但短期看下行空间有限。选股标准首先看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企业内生增长的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的造血能力;其次看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龙头占优。最关键的是,企业能否跨越本轮“去杠杆”的金融调整周期。

8,寻找穿越周期和牛熊的好公司

中国基金报:在行业板块上,下半年哪些细分板块和行业更具投资价值?能否谈谈您的投资逻辑?

张金涛:以全球的视角衡量,A股主要有长期优势的领域有大消费、大科技等。不过,由于科技领域的优质个股多是海外上市的中概股,A股的优势更多集中在大消费领域,大消费虽然在过去阶段已经有较大幅度上涨,但与国际同类公司相比,估值依然不高,且增速相对更快。

从北上资金数据来观察,资金偏爱龙头企业、好的资产,比如当下估值在20倍至25倍的,对北上资金来说这比本国30倍、40倍的企业要好些,而且还拥有较快的增速,这将是中长期趋势。另外,过往涨得比较快的企业或者板块短期内可能有相应调整,但是长期看,这类企业只要还有业绩持续增长,还是会跑在前面。

港股整体估值偏低,但在消费领域相关个股数量不多,质地和估值也没有比较优势。另外,在偏周期和大金融领域,港股性价比较高的个股较多,更容易获得外资青睐。但是,A股、港股市场已经趋近一体化,没必要把A股和港股人为区分开,我们不仅会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还会跟海外同类标的比,如果依然有优势,就去配置它。在选择标的时仍要看公司业绩、看边际变化及个股估值改善的情况。

肖志刚:我认为板块性的机会可能也不会很多,我的投资主要是精选个股,精选一些低估值、高成长的成长股,这些股票更具投资价值,而这些股票可能分散在各个板块里。

这类股票有如下共同的特征:一是这些股票行业分散,业绩高速增长,估值很低,跟业绩完全不匹配;二是多数存在2014年以后上市、有三年业绩报表验证的次新股票,我们将增持这类股票。

陈一峰:能够让投资者穿越周期、抵御熊市的股票,往往还是那些让人放心的“好公司”,他们广泛地分布在众多行业,在大消费、大金融和中国具有禀赋优势的高端(精密)制造行业中更为集中。另外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利率敏感的早周期行业我们也开始关注。

洪流:受益于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的部分周期性行业在下半年更具备投资机会。财政政策拉动了周期性行业的需求,而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制压抑了产品的供给,供求关系的进一步优化和龙头企业优势的进一步显现将能够稳定这些行业和公司的估值。而且从分红率角度看,龙头的水泥企业和钢铁公司接近5%,投资价值突出。

9,消费和医药未来表现将分化

中国基金报:您认为消费板块、医药板块能否延续上半年市场行情?为什么?

王俊:如果消费、医药等收入和盈利的增速并不能和估值水平匹配,仍存在较大的调整压力。股价永远比基本面涨得快,比如说今年涨的最好的医药股是疫苗,这个已经遭遇了负面情绪,比如说消费股,比较重要是经济下行周期对收入预期是下降的,这或将对消费板块表现有所抑制。

陈一峰:从短期视角难以精确判断,但仅从估值角度来看医药分化较大、其中部分子领域估值已经比较贵,消费则整体处于合理区间。

洪流:从确定性角度看,消费和医药板块符合中国中产人群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的长期投资逻辑。短期看,下半年消费和医药板块的超额收益会下降,但结构上仍然存在绝对收益的机会。原因在于,大消费行业的景气上行从2016年第二季度展开,受益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周期和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本质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受制于宏观经济的变化的劳动者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的波动,消费板块的景气周期在下半年面临高位震荡,结构性机会优于板块性机会。医药行业从2017年的结构性行业演化为2018年的板块性行情,但从估值角度看,相对于成熟市场和相关市场均不具备配置优势,在经历了“长生生物”事件后,医药板块的估值与基本面变化将更加匹配,分化是医药板块下半年的主要特征。

10,最核心的是是要降低预期

中国基金报:下半年投资者在布局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

王俊:最核心是要降低预期,认识到实物需求增长速度或将放缓甚至处于一个未知速度下滑的过程,比如房地产交易量等。

要清晰的认识到,未来面临的或是一个蛋糕不再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企业选择退出,有些企业选择提高竞争力应对下滑期,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清晰认识风险,也需要注意把握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