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信达澳银新机遇募集失败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16只

来源:证券时报 2019-12-04 08:2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信达澳银新机遇募集失败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16只)

尽管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爆款频现,但在新产品数量猛增、渠道拥挤等背景下,也有多达16只基金募集失败。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大幅增长,可能日渐“常态化”。

昨日,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信达澳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自今年9月4日开始募集,11月29日结束募集,因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生效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生效。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此前,该基金已经宣布延长募集期,其原本定于9月底结束募集。

基金合同规定,信达澳银新机遇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基金募集才能达到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方能生效。截至昨日,该基金募集期即将超过3个月上限,仍未达到成立条件。

按照基金合同,如果募集期限届满,未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管理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以其固有财产承担因募集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和费用;在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缴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如基金募集失败,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及销售机构不得请求报酬,为基金募集支付之一切费用应由各方各自承担。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今年以来第16只募集失败的基金。从募集失败的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是重灾区,有10只;混合型基金也有3只,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分别有2只、1只。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募集失败以次新基金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居多,主要因为缺乏口碑和业绩沉淀、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且缺乏亮点,以及发行渠道能力有限等。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中小型公募通常缺乏口碑与业绩沉淀,因此新基金很难发。尤其是固收类产品,募集非常依赖资金规模。一般债基发行失败,多为机构等大资金方临时“爽约”。

另一家小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坦言,虽然今年公司旗下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规模也都出现一定增长,但新基金发行并不顺利,“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固收类基金,发行还是面临很大压力,即便是市场热门的ETF品种也不好卖,花费了很多精力才勉强成立”。

“二季度以来,股债两市震荡加剧,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加上部分公司定开债、债券ETF等热销产品占据了渠道的热门档期,一些缺乏特色的同质化基金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上海一家中型公募渠道部人士说,随着发行失败的案例增多,基金公司和市场对此的敏感度也正逐渐降低,未来基金募集失败可能逐渐“常态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