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狂飙突进!百亿基金经理已达50人,一人管千亿不是梦?麻烦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0-06-22 08:34: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基金行业正走向“大基金”时代

“大块头”发挥“大能量”考验经营智慧

遥想两三年前,行业内谈及单只百亿级主动权益还处于“仰望”状态,而行至2020年之际,百亿基金正批量涌现,不仅年内百亿级主动权益新基金数量正逼近历史纪录,更有超50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是基金行业历史上极为罕见情形。

种种现象说明,基金行业正走向“大基金”时代,越来越的百亿级权益基金将出炉。从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来自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基金公司以及研究机构发现,背后有“天时、地利、人和”等众多原因推波助澜,诸如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炒股不如买基金深入人心、专业投资者定价能力提升等因素都被提及。

而百亿基金又引发行业诸多争议,过往历史上也罕见百亿基金业绩领先案例。激活“大块头”的“大能量”正考验着基金行业,似乎又是一次“成长的烦恼”。在这一过程中,业内有公司有思考也有行动,从基金经理单兵作战到团队集合作战正成为行业趋势。百亿、千亿级基金在海外只是常态,国内目前或是刚刚出发?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数量猛增

6月12日成立的南方成长先锋规模321.15亿、5月22日成立的易方达均衡成长规模269.67亿……一个接着一个涌现的爆款基金,揭开行业主动权益基金大发展的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成立的新基金中,百亿级新基金达到11只,其中有8只位主动权益基金。而从整个基金发行历史来看,2010年至2019年,每年发行成立的百亿基金数量分别为2只、0只、6只、2只、4只、13只、11只、8只、14只、26只;而2015年至2019年的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为10只、0只、0只、7只、1只,显然仅2015年全年数量超过今年,如果今年上半年的发行高潮能够持续,百亿基金数量有望挑战成为历史最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基金发行爆款的不断涌现,也让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基金经理明显增多。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中管理超百亿的基金经理达到55位,其中管理规模最大逼近700亿。这些基金经理主要分布在汇添富、广发、交银、中欧、富国、兴证全球、易方达等基金公司。而目前各大基金公司还在积极布局主动权益基金,“百亿俱乐部”的基金经理数量还在增加。

究竟什么引发了这一波权益基金发行升温?安信基金表示,近两年爆款基金较多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投资者逐渐认同基金公司的专业投资能力;二是老百姓的财富积累,投资理财需求上升;三是投资者购买基金,容易受短期业绩影响的跟风行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在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定价更趋理性,专业投资机构在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在上升,或者说话语权在上升。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基金研究总监王蕊表示,这一方面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市场的赚钱效应使得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相对高涨。另一方面,爆款基金背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投资者对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的追捧,在投资基金过程中更为重视基金经理的过往投资管理能力。

“爆款基金通常都拥有相同的基因,一是市场赚钱效应,二是绩优基金经理,三是销售渠道力推,三者缺一不可。”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直言。

“信息广泛传播”也成为爆款出现的原因之一,多位市场人士提及这一因素。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的观点就具备代表性,他认为,当下信息流动非常迅速,自媒 体空前繁荣,在新基金发行时,渠道客户经理或者各种信息在朋友圈流传,对爆款基金的营造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观2006-2007年时候,信息不对称,有些基金公司发行首只基金时,并没有业绩积累,也能募集不小规模。而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资金迅速向有长期业绩的基金经理及头部公司集中。

而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认为,去年以来在监管层不断引导和鼓励下,权益基金迎来大发展,2018年以来的利空逐渐被消化,市场风险偏好提高,2019年权益基金业绩表现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对投资者形成最直接的参考,今年以来A股也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市场信心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基金营销比拼激烈,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众的心智。

“大基金”或成为趋势

利与弊需权衡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完善,权益基金的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从今年的发行规模来看,优秀基金经理已经在管理几百亿规模,离千亿规模也不会太远。”安信基金的观点,正凸显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发展上“大基金”正成为趋势。

安信基金表示,这些年市场发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一、股票价格的波动的主要原因逐渐从投资者的预期转向公司的基本面的变化。二、相比于并购成长,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价值的内生增长。三、随着海外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交易由散户占完全主导逐渐在向机构投资者占主导过渡。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市场越来越成熟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小企业后来居上的机会越来少了,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优秀基金团队和基金产品的号召力逐渐增强,也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之一。

王蕊也认为,投资者目前在选择基金的过程中,会根据历史管理的业绩来锁定绩优基金经理。因此,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不过,这一趋势的背后也反映凸显“规模与业绩”之间的矛盾,此前行业较少出现百亿基金能持续领先的案例。基金公司在这一方面也有自己选择。如汇安基金零售业务部总经理魏嵬就表示,基金管理中有个非常清晰的不可能三角:规模、超额收益、流动性,这三者很难兼而有之。而该公司三维度去应对,第一,约束流动性,向时间要收益。比如发行中长期定开或持有期产品,降低申赎压力,增加获利的概率。第二、开发风格清晰的主动量化产品。第三、突出策略,淡化人设。“从卖人设,卖业绩,尽快向卖策略,卖工具转型。”他表示。

一位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直言,这两年明显权益基金的重要性提升,该公司在投研布局上更愿意选择“可容纳更多规模的投资策略”,并鼓励投研人员去寻找这类策略且对这类策略更加强投研力量去深化,同时在投研机制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薪酬体系上也会倾向于此类策略,给与更多的奖励。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也表示,规模大会超出投资管理半径,这一点不难从数据上得到验证,管理规模大会导致产品锐度下降。德邦基金目前权益基金规模的可增长空间很大,且公司不断内部培养和外部招募,人才储备充裕。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对于基金投资容量的限制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容量,池小难养大鱼;第二是特定投资策略的容量,例如小市值策略、事件驱动策略、套利策略、打新策略、非常精品化的主动策略等容量就较小;第三,三是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的能力范围和人的精力容量。解决“大规模权益基金”投资运作的问题,核心是考察规模量级是否与策略容量、基金经理能力容量相冲突。如果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只能在保持规模,还是保持策略优势之中,做一个平衡和选择。

“大团队”模式正在兴起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大众客户需要单只基金的容量更大、长期业绩更稳定的旗舰产品。而不少大型基金公司目前已经在行动,“大团队”等模式运作正在兴起。

主动权益规模较大的中欧基金就是一个代表。日前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接受媒 体采访时就介绍了中欧的转型,他表示,中欧不希望发太多数量的基金,这会让大众客户不知道各基金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得不按照短期业绩来挑选基金;中欧希望提供数量比较少的、差异明显的基金产品,每个产品长期业绩做到卓越,单只基金还能够容纳很大的资金量,这就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单只基金规模一旦变大,业绩就平庸”的问题。

窦玉明表示,但自2014年以来,外部环境在不断演变,包括证券市场、基金投资者、基金同行都发生很多变化,中欧基金内部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中欧基金在2020年做了新一轮的组织结构调整,把“小团队制”改成“中央研究平台”的结构。

据悉,中欧基金调整与内外部的环境变化有关。从外部环境来看,有两个主要变量,一个是证券市场上优质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这些优质公司正是基金长期基本面投资的理想标的;第二是行业资产管理的规模增长比较快,这两大变化使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从倾向“短线交易”变得更趋“长线投资”,这在投资换手率下降、对上市公司研究更加深入上可见一斑。由于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增长,还要求支持投资的研究工作更具广度,要找到数量更多的好公司,既要“广”还要“深”,这是曾经的“小团队制”无法承载的压力。在公司内部,随着各个投资策略团队之间共事的时间变长,不同策略组的基金经理们发现,虽然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风格差异都很大,但大家对基本面研究的理解是非常接近的,不同团队的基金经理就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做研究的共享。“中欧三年前就开始做部分的共享平台,走到今年,大家终于达成共识,下定决心,要把纵向分散于各个策略组的研究力量凝聚起来,组建横向的管理架构,获得了一个在广度、深度、精度上都更胜以往的‘沉淀出来’的研究团队。”

同时,还有一家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表示,过去公募基金单个人管理200亿、300亿,经常被市场质疑基金经理能否管得好。而该公司考虑通过三至五个基金经理管理同一个基金或者同一类基金,即使是千亿级别基金也能做出业绩。其实国外很多公募基金都采取类似的方法管理。“目前国内资管行业正向这一方向进化,目前我们也开始逐渐在走向这个阶段,正在做内部人员优化,通过增聘基金经理等方式来解决管理大基金问题,希望用业绩证明即使规模较大也能管理好,到了规模千亿时,能保持风格一致、收益率、回撤控制都很好。”

而据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目前不少大型基金公司都有类似的计划,风格一致的基金经理形成团队来共同作战,期待即使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也能保持不弱的业绩。不过,这类模式考验投研人员团队协作的协同性和效率等,有效性有待时间验证。

权益基金正成为主战场

数据显示,2019年末,国内股票和混合型规模合计占我国年度GDP的比例仅为3.2%,同期美国股票基金相应占比为69.5%。若单纯以这一美国占比数据为参照目标,我国权益类基金或有超过65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权益基金正成为一个未来市场竞争主战场,给公募基金在内的资管机构带来巨大机遇。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就表示,国家提倡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居民为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会更加希望投资于权益类市场。2016年以来整个A股波动性逐步降低,基于结构性行情的整体慢牛市场特征正在逐步形成,同时过去5年可投资股票数量大幅增加,注册制正逐步推进,这一趋势大概率会长期持续。专业投资人所管理的公募基金的整体表现在过往5年中较普通投资者更具优势,公募权益基金具有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目前各路资管机构都看准了权益类产品的发展空间。外资独资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加大布局力度,招兵买卖加强投研团队建设,行业内常常传出某某业内大佬加盟的消息。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就直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打造优秀投研团队上需要磨合,目前公募基金仍存在一定优势,核心是要好好把握者三至五年黄金发展期。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表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募基金相对于其它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和特色。公募基金要保持自身在权益领域的专业优势,必须不断更新、发展和提高。包括团队建设,文化氛围的打造,如何更有利于优秀的基金经理发挥自己的优势。

“优秀的基金经理以及高质量的投研团队为基金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随着行业大幅扩容,例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以及外资机构纷纷进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基金公司未来发展仍然会不可避免得面对基金经理人才争夺大战。”王蕊也表示,面对这种情况,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不是仅仅靠几位明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而应该构建优秀的投研团队以及创造良好的投研文化,用良好的投研交流机制来提升基金经理团队的整体业绩,利用良好的内部培养与晋升机制来管理团队的梯度建设,满足行业扩容以及管理规模逐渐扩大而需要提升投资管理能力的趋势。

郑源也表示,目前各家基金公司都注意到这一现象,在采用各种方式留住优秀的投资人才。近期,我们注意到监管层有意放开公募基金经理兼任专户产品投资经理的限制。这是为公募基金业留住优秀人才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此外,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认为,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权益投资以及多元资产化是趋势所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公司合作共赢更符合双方未来长足发展的根本利益,比如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FOF投资公募基金的绩优产品和ETF等工具产品,公募基金也可以担任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的投资顾问等。

封闭期明星投资人离职引争议

公募多举措保护持有人利益

虽然近年来爆款基金频发,吸足了市场眼球,但部分封闭式爆款基金经理在产品封闭期离职,也受到市场的热议。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受制于较长封闭期的权益类基金会弱化产品规模变化对业绩的冲击,会适当降低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负面影响,但基金公司也应该通过完善与明星基金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跟投机制等,最大程度保护长期持有人的利益。

长封闭期或削弱产品规模冲击

降低基金经理离职负面影响

自去年开始,封闭3年、封闭5年的权益类基金发行量大幅增多,一些明星基金掌舵让这些基金成为爆款,但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封闭期离职,也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

在晨星(中国)研究中心总监王蕊看来,投资者购买3年或5年封闭的基金产品,除了考虑投资期限的匹配性外,基金经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基金经理离职,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发生调整,以及前任基金经理的良好业绩是否还能延续,都会增加基金运作的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对产品的信心。“基金经理离职是影响基金基本面的重要因素,也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投资者难以接受自己看到基金经理离职的“不利因素”,却无法采取退出的应对举措。而且,不排除部分产品是借助明星基金经理影响力,才吸引到投资者参与数年封闭式投资,离职是对投资者的感情的伤害。

不过,在李颖看来,基金经理离职与产品业绩变差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对于产品设计明晰、公司平台稳定的产品,基金经理的离职对产品的负面影响较小。反而是产品能够封闭一段时间,可以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业绩,对投资者最终获得合理回报的可能性会更大。

李颖称,“对于投资者而言,大可看淡这种基金经理离职,坚持到最后还是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再加上明星产品在公司内部得到的资源倾斜和重视,接任的基金经理通常也不会太差。”

多位行业人士还认为,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封闭期产品能够使基金经理规避规模大幅波动的不利因素,有利于长期业绩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者教育的形式,有利于引导客户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较长的封闭期可以相对削弱明星基金经理离职造成的负面影响。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认为,封闭式产品严格限制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因此在市场出现大幅动荡时,此类产品可以避免投资者大规模的“追涨杀跌”,从而减少对基金业绩的冲击。从长期看,也有较大概率可以改善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不过,沪上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提示投资者,一些有长期投资理念的基金公司或者针对封闭期有相应投资策略安排的基金公司,适合发行带几年封闭期的权益基金。但业内也需要警惕这类封闭3-5年的权益基金产品被部分公司滥用,在市场风口最适合某位基金经理、相关产品业绩相对较好的时候高点发行带锁定期的产品,借此做大公司规模。

多举措留住明星基金经理

保护持有人长期利益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离职是任何基金产品投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但在基金公司发行长期限的封闭式权益基金时,应该建立基金经理跟投机制、采取发起式基金形式、建立基金经理激励机制等多种举措,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

针对如何应对产品封闭期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李颖表示,一是对于封闭式产品或有必要在激励机制上做出相应的安排,鼓励基金经理将这份托付坚守到底,对基金经理、对公司都是更好的品牌打造;二是封闭式投资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封闭式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倡导,对于这类投资,有必要匹配合适理念的投资者;三是对于封闭式产品也有必要配套合适的长期持有服务,在持有期提供心理按摩,改善投资者体验。

沪上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建议,发行封闭3-5年的权益基金时,基金公司及销售渠道需要在销售时提示基金投资者,基金经理可能更换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封闭3-5年的权益基金引入跟投机制,也是业内可以探讨的发展方向。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也坦言,发行3-5年长期限的封闭式基金,若是有基金公司跟投或是基金经理跟投的机制是好事,但事实上,不同基金经理之间的收入差异也非常大。更建议从市场角度自发调节,建议基金经理跟投,或建议基金公司采用发起式基金的形式至少跟投1000万,代表基金公司对该基金的信心及承诺。

除了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的跟投机制外,更多机构人士建议应综合施策,提高对优秀基金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更好对持有人负责。

安信基金表示,封闭产品的爆款体现了普通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基金公司应该更有动力营造与持有人利益一体的机制,留住优秀基金经理。

德邦基金一位品牌与战略负责人也认为,在公募基金管理行业,契约精神非常重要,发行固定期限的产品应尽量保障投资团队的稳定性,这一点或许可以通过制度约束、合同约定、企业文化建立等多种措施并举来实现。

王蕊也建议,应该提高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对持有人负责:一是在基金产品运作的过程中,为防止单一基金经理离职而给组合造成的影响,公司可以安排辅基金经理协同管理,作为基金经理继任计划的一部分;二是在没有辅基金经理的背景下,公司可以考虑平台上投资经验较为丰富且历史业绩良好的基金经理担纲。

王蕊称,“无论哪一种机制,都需要结合基金公司自身投研文化来安排合理的制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持有人利益。”

而具体到封闭式权益基金投资中,多位行业人士也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整体投研实力或公司与明星基金经理之间的激励机制,若认可的基金经理离职,也可以在场内交易赎回份额。

在上海上述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看来,客户购买3-5年期封闭基金应关注两类情况:一是关注发行此类产品的基金公司是否有长期培育及挖掘潜力基金经理的机制,若是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平台上就会有一代一代优秀的基金经理产生,这时客户购买长期限封闭基金是看重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另一情况是某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成就了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离职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这时要关注基金经理及基金公司之间是否有配套的激励及约束机制配合,例如员工持股或是合伙人制度。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封闭期较长的基金,可能本质还是因为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任,” 诺德基金郑源说,“一般来说,封闭式基金在场内可以交易,如果出现基金经理离职情况,投资者也可以考虑在场内卖出自己持有的份额。”

"赎旧买新"成销售渠道多年顽疾

爆款基金遭遇规模缩水苦恼

早在2013年8月《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实施,“惩罚性赎回费”正式引入基金市场,试图通过提高持有时间过短的基金赎回费率,改变基金销售市场中“赎旧买新”的“顽疾”。

然而7年多时间过去,“赎旧买新”依旧是基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面对强势渠道的“倒量行为”,基金业内时常充满无力感。

渠道“赎旧买新”助推

多只爆款基金规模遭遇缩水

最近一年,绩优明星基金经理展现出不错的长期投资业绩,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显现,基金发行市场一片火热,日光基频出,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动辄募集几百亿基金,强大的吸金能力让行业侧目。

不过,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反馈,公司集大量人力物力发行了爆款基金,但当爆款基金小有收益之后,面临巨大的规模缩水压力。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公司年初发行的百亿爆款基金,在净值涨到10%左右的时候,规模遭遇赎回了50%缩水。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所在公司2月份发行了一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在四五十亿左右,现在留存规模大概30多亿。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回复,因为限制了大额申购,部分投资者担心赎回之后,短期内无法大额买入,旗下基金发行成立后没有遭遇缩水情况,反而是3月份市场大幅波动时,有些投资者会选择赎回。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部分销售渠道引导投资者“赎旧买新”的现象是本轮爆款基金不断产生而后规模又面临缩水的主要原因。

一位基金公司负责渠道销售的人士分析,一直以来,大多数基金公司自身直销渠道势单力薄,银行凭借着广泛的网点建设,占据着基金销售的主渠道地位,又由于销售激励导向等多重因素,近年来,银行渠道中的基金销售进入“赎旧买新”的怪圈,在这一影响下,担心市场份额被侵蚀,不停地发新基金,也成为基金公司维持存量规模的手段。

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华东渠道部总经理此前曾指出,首先,从营销激励上看,银行更有动力做新基金的首发工作。其次,银行这一做法得以延续,也有基民的投资习惯作为支撑。“基民心中对基金有种类似打新股的心理,愿意认购新基金,等到净值涨幅达到一定程度,再获利了结。”

在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看来,渠道在新基金发行过程中“赎回买新”,以及在新基金首发时给额外的高激励政策,一直是基金行业的顽疾。“多数时候,基金公司在与渠道合作过程中,渠道处于强势位置,基金公司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改变这一现状,只能去迎合渠道短期行为,既然渠道要赎旧买新,基金公司在自己旗下老基金缩水的情况下,也只能多发新基金去承接市场上赎回老基金的资金。这也引发权益基金规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一个量级附近徘徊,以及基金经理一拖多等各种行业问题。”他指出,一开始走向正确的轨道会存在很多阻力,比如不迎合渠道赎旧买新的基金公司会面临规模缩水的压力,希望包括媒 体舆论以及监管等各方共同出力,改变目前行业弊病。”

“赎旧买新本质上还是一种保本心态和卖方投 顾思维的综合后果。”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对于愿意参与“赎旧买新”的投资者而言,不想亏钱、有赚就走的资产保本是其强需求;对于引导“赎旧买新”的销售机构而言,完成首发任务、赚取更高费用回报、让客户不亏钱避免找麻烦等自身利益诉求,则是其强需求。这两个需求也不是随时都能一碰即和的。这也是在今年市场机会多,新基金基本上都能够建仓后小赚钱的基础上,出现了“赎旧买新”这个现象。如果遇到市场不好的行情,投资者马上被套,甚至深套,通常而言所买基金会成为双方都不能触碰的“石沉大海”类资产。”

李颖称,无论是当前市场行情中“赎旧买新”,还是以往亏损了“石沉大海”的资产固化,都凸显的是销售机构对于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方面的意愿和能力都有待提升。所以更需要鼓励买方投 顾的大力培育和发展。

期盼买方投 顾、投资者教育、监管多力并举

遏制“赎旧买新”风气

针对销售渠道“赎旧买新”,引导投资者短期交易的现象,业内也盼望买方投 顾、投资者教育以及监管导向等多措并举,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认为,与渠道靠中间业务收入赚钱不同,基金投 顾业务是按照客户保有量收费,这也能更好实现与基金投资者利益捆绑。他指出,在“赎旧买新”的引导下,基金公司要赚钱,销售渠道要赚钱,但是客户始终赚不到钱,这一矛盾长期加深,未来将会促进买方投 顾业务力量壮大。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建议,解决“赎旧买新”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投资者的心态;二是提升销售机构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问题。

在改善投资者心态上,一是确实有强保本需求的客户,应该引导至与之匹配的较低风险等级产品,不应在风险不匹配的产品中换来换去“火中取栗”;二是对于有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应通过产品设计、投 顾服务、揭示费用损耗等引导其参与长期投资、择优持有、资产配置平滑风险;

对于提升销售机构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方面,一是解决意愿问题。有必要在公司层面调整激励目标、激励机制、发展职业通道、引导长期考核机制等,从上到下解决“代理人机制”的问题。二是解决能力问题。很多时候销售机构没有投资专业实力、客户服务实力,也只能跟随客户意愿或者考核导向走。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每次都保证100%赚钱,但是这往往就是投 顾面临的客户要求。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则称,对于渠道和基金公司而言,更愿意通过封闭期来锁定规模。如果投资者能充分认识到封闭期对自己的影响,充分认可产品设计和管理能力,也是各方共赢的选择。但事实上,发行封闭期产品只是一种强制的形式,对投资者来说同样可能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引导,根本还是在于提升基金管理人的业务能力,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让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营销手段,满足短期利益诉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