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论市 - 正文

郑旭:金融产品创新有哪些实践的形式

来源:金融界 2015-11-26 17:42: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旭

金融界基金讯 11月26日在北京举办“2015基金营销拓展研讨会”,围绕主题“市场需求驱动下的营销创新”,共同探讨基金营销的趋势与实践,聚焦市场“痛”点,创新求变,切磋经验教训,寻找基金营销下一个蓝海。银华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旭在论坛上做了发言。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旭表示,多元化发展的行业这个是分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产品方面供给的多元化,第二个关键也在于我们的需求端,需求端的更加细分。具体来说,现在目前大资管行业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多种产品一起与基金争抢行业的蛋糕,相比于其他资管的产品来说基金业务是比较单纯的,我们能去做的产品类型是比较单一的。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郑旭: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这么一个高端、专业的营销拓展研讨会,因为我个人是负责产品开发的,刚才闻总介绍我负责这个产品已经快10年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有很多的感悟。上午听了各位嘉宾的演讲,我收获非常大,感触也很深,尤其是今天上午有好几位嘉宾都提到了目前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性,我个人作为一个产品开发的一员,既欣慰又感到压力山大,其实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在做10年产品开发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中国产品已经不齐了,我月的其实只要在座的有产品开发都深身体会,产品开发的重要性的确在提升。这一方面是应对我们市场的需求,我们的投资者,逐步它成熟了,它会主动的选一些产品,另外行业的发展也是促使了我们产品开发的这么一个重要性的提升。还有一点很微观的,近几年行业的实践表明,好的产品,比较领先的产品往往确实能够为公司带来比较正面的品牌,以及扩大规模,或者是稳定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这是我今天参会的一些体会。

今天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会借这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或者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于产品设计的创新的一点粗浅的思考,以及我们研发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实践。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给我的体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思路和创新案例,我们来看一看目前公益基金面临的市场状况,根据基金业发展的数据,截至10月末公募基金有了提升,但同时大家也会了解其他相关理财产品的规模,据公开披露的数据信托是有15万亿,银行理财产品将近有20万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募基金相比之下规模还不算大,但同时我们公募基金面临其他产品的竞争是日趋激烈。首先我们面临的竞争产品有券商的资管,有阳光私募,这些产品对于投资者里说都是产品,投资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会因为你是公募基金而单独做个评价,他会在所有理财产品的篮子里他会挑选他认为合适的产品,所以对于我们公募基金来说有非常大的压力。

多元化发展的行业这个是分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产品方面供给的多元化,第二个关键也在于我们的需求端,需求端的更加细分。具体来说,现在目前大资管行业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多种产品一起与基金争抢行业的蛋糕,相比于其他资管的产品来说基金业务是比较单纯的,我们能去做的产品类型是比较单一的。另外各类型金融的机构虽然在大资管的平台是同台共济的,随着互联网背后的崛起,它带来的碎片化也越来越值得重视,80后其实他们现在理财的行为都不同于我们70后、60后的客户了,90后,乃至00后更加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养老也成为每个公民的需求。今天上午有很多五是嘉宾提到的打理资产配置。

我们看看金融产品创新有哪些实践的形式。大的方面首先以更低的成本达到目标,第二个是实现新产品无法实现的目标,第三个是进入条块分割的张太,通过原本只存在在一个子金融市场的产品,到另外一个子金融市场,实现各个子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互相借鉴,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将收益和分析重新分配,比如说分级基金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有一类是流动性差的增加流动性,比如说资产证券化等等。对于产品创新来说它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四类,首先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开展产品创新,对经营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经营素质是比较高的,所以这也削弱了很多公司他去做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很重要的其实应该是投资者的需求,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投资者结构还是以散户为主,对资产增殖的需求往往大于资产配置的情况,这是目前的现状,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工作的创新,但这个是慢慢在改变,随着投资者结构的改变,未来会越来越受欢迎。可以这么看,创新的产品特定时期的产物,不要期望一个创新产品能够持续很多年,一个产品能够打天下,所以说创新是需要不断的去跟踪,去进行。

创新的推动因素有哪些呢?还是需求端、供给端,以及法律法规的政策导向。现在财富管理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有好的产品及有独特的产品,有创新的产品,一定能够吸引到客户的眼球,所以这也是创新领域的一个因素。另外公募基金产品的审核基金不断的在改进,在不断的放松,这个也为我嫩行业带来的生机,今天也有提到我们是一年两支产品,最后又逐渐放开及所以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开放式从QD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契机。

随着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到,各大机构都加入了这么一个重要的竞争领域,基金、券商、信托、保险、银行,未来我们怎么去创新,有什么方向呢?首先是引入新的投资标地,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一些好的案例了,有我们的产品,还有新三板,新三板还没有推出,但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还有一些是似的本来无法投资的一些产品也间接投资,另外就是拓展产品的场所,将原来只存在于境外市场的产品推广到境内市场,包括余额宝,余额宝就是把原来存在于场外的基金引入了互联网上。

还有一类就是采取全磷投资策略,比如说已经有的这样一些产品,市场策略,还有市场对冲,大数据等等新的策略。创新的方向主要由以下几种,不限于这些。

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对产品设计和创新的思路,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具体实践的一些案例。

我们银华一直以来创新的思路其实主要基于这几点,我简单总结了一下首先是致力于帮助投资者帮助缺乏有关投资的困境,其实还是投资者需求,第二位不断完善公司的产品线,我们作为产品线比较齐全的公司,可能我们创新方面做的工作会更加多一些。有一个体会,今天也提到了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不一定对,对基金公司来说你的产品配置决定了你规模的程度。简单说我们公司自己的情况,我们在2009年研发了改革升级,2010年、2012年就规划了整个产品布局,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最后落地,但这是一个工具类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是针对杠杆投资高风险的,主要是针对高风险投资的需求。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研发布局,我们也是在行业内最早研发然后上报的货币TF的产品,这个产品发行了以后规模一直没有起来,但是去年交易以后我们产品爆发性的增长,我们在短短时间就从一两百亿到了六七百亿,在这种情况很明显,我们股票类的产品无论是规模也好都在下降,同时跟我们公司自己的规模在第三季度末的时候还是上升的,主要源于货币TF的布局。

我个人认为不一定要做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不是为了做而做,千万不要开发没有需求的产品,这样它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在路径上多个纬度去寻找及我们自己来,去去跟风,借鉴一些其他公司或者国内外的产品,最后产品创新和产品规划还是根据公司整体的战略,创新也要提早布局,我们每一个产品至少在研发就应该是1-2年,待会我跟大家分享,用4年的时间。

这个图把产品创新的历程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重点要解决的是我们2004年发了第一支保管的,在2005年的时候也发行了国内首支通行的基金,然后再2010年的时候我们也发了境外产品,这个产品没有做宣传,包括很多投资者都不太了解,当时FT做了一个报道,之后出现了相关的产品。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推出了基金,还也一个产品大家都不太了解,个人认为就是市场环境优点才道歉了,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就是叫银华,实际上它是针对我们设计的养老产品,它是在2012年印发的,2013年推出的。

另外我们布局了不同标地的分级基金,还有QD的分级基金,今年出现了在业内很少见的,我们60个申购款在进行。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在去您推出的,实际上今年做了大部分的,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做了。重点的产品,这两个产品分别在2011年和2014年获得了创新奖,今天有一个案例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我们去年年底成立的银行回报这个产品,今天上午银行都提到,更多客户更看重绝对收益,这是我们研发产品的一个原因,第二个是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的声音,置疑说公益基金的管理费涨也好跌也好,有些客户它置疑这个东西,我觉得这是行业的现状正,整个主动投资的。今天有一位嘉宾说的特别好,经营公司也是靠资产行业,如果好的经营公司都走掉了,那对经营公司来说真的产品需要单一化,我们就只能做被动性的五是产业,其实我们在2014年前就开始追据绝对收益的,两三年前我们上报各方面产品都是出布莱得,也是借着这个产品的东风就在去年推出了,在公募基金这个行业里面它不会成为一个大的行业,公募基金相对收益的,但是你的确也有很多的户他是想要绝对收益,我们针对细分的产品来说。

我们在产品中业绩批准,很大的过程是我们第一批是5%的年化收益率,我们就是按照5%的设定追求投资,做绝对的收益,我们也是发起式的,公司处了1000万,要保留三年。

从我们整个机制来说,我们讲评价是相对收益的,这就需要公司内部自己的改革和机制,我们也不太去看基金评价,它的怎么分类我慢不太了解。

大家知道我们无论是私募产品也好,公募基金的专募产品也好,投这样的产品一定要有资金实力,但是我们把这一类产品引到公募基金,换句话说普通投资者也能享受到这样的产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是定期开放,3个月开一起,为了保证绝对收益业绩,一定要流动资金,所以为什么3个月不是一年,这也是经过考量,这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的附加管理费采用了双高法,这体现我们经营管理人对自己严格的要求。

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是发起式的,跟我们的投资人收益供享,它的资产是远圆高于我们的产品,对投资者要求非常高,所以说这些经理它的要求真正的能够做政策。

我着重讲一下费率的情况,我们就是要收取宽费,们费是1.5%,我们什么时候提提取管费呢?我们按照三个月一个公益期,每三个月的投资收益必须超越了2.62才可以提取附加管理费,实际上我们用5%的,如果按照每3个月的趋势我们超过了1.25%。其实我们对会面对一些道德风险,回撤非常大,跌了很多,尽职上不利,所以我们用尽双高法,一定超过以前的产品技术来搜,这样投资经理不会去做特别大的风险,对它的尽职,沟通性最大的一些投资者做这样的投资,所以双高法是我们自己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自己的要求。之所以监管层它能放心这样的产品,也是希望做一个有利于尝试,从整个大的行业格局和小的考量就出现这样一个产品模式。这样能够坚持短期持有人和长期持有人的利益。

简单说一下开发背景,我们原来的评价方式可能逐渐要改变,我们需要去尝试,因为现在产品越来越多,我们通过这样的产品探索公募资金的新收益。实现了投资者和经营公司的捆绑,第三个多样化的收费模式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需求,第四是附加管理费的收费模式体现的我们理念,第五是双高法的模式提供了短期层的利益。

到现在快到一年了,截止今年11月份,这个产品累积净值增长率到44%,有些经营比较翻倍了。大家可以看得到我们今年以来最大的回撤是32%,股票有很多型,我们用的简单平均的数据,不是那么准确,但大家可以看得到我们是有效的回撤。第一期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分了3个亿,第三个开放股灾了,大概是15个亿,这可以看到我们的收益率。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最后我在座个总结,明年和未来的产品发展思路,简单说三句话,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产品定制为趋势,以资产配置为大的思路,谢谢大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