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论市 - 正文

理性看待定增高峰后的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肖玉航 2016-04-14 03:11: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筹划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劣性也显现出来,而对于2015年出现的定增高峰,其后的市场需要投资者理性看待,以防范市场风险,同时把握相关机会。

融资规模的轨迹显示,A股IPO的影响逊色于定增融资的迹象非常明显。如果说IPO一年发行数百家,而单纯从2015年定增融资的高峰来分析,实际上定增规模融资已远远超越了新股规模,不仅体现在融资数量、金额的巨增,同时股本规模的扩张也是非常明显的。笔者研究认为,在2015年定增高峰过后的不断解禁阶段,投资者需要对相关品种持谨慎态度,因为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够通过定增来实现业绩的提升。

2015年各路资金跑步进场,再融资市场继续火爆。Wind数据显示,剔除停止实施的案例,2015年共有890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调整后的融资规模达2.76万亿元。此外,2015年有58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规模超过1.22万亿元,这两组数字均创出历史新高。

以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规模或价格往往处于一个相对较低或相对合理的水平,而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这种局面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数据显示,2015年的增发预案中,非公开发行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超过46家。从增发目的来看,并购资产尤其是新兴战略性资产是主要诉求。某家科技类公司的“蛇吞象”式定增规模居首,800亿的定增规模也创下A股市场近年来定向增发规模之最。同时,不少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类公司,定增规模也达到了40亿~100亿元的规模,一些总股本原为2亿股左右的公司,定向增发就高达3亿股,融资数十亿元,其定增的规模与速度可谓惊人。

2015年的定增规模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期,同时借壳现象也出现井喷。数据显示,2015年以借壳为目的的重大资产重组共79起,涉及交易金额高达5505亿元,被借壳的公司在二级市场则创造多个连续涨停板神话。在79起借壳案中,交易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有8起,但从标的公司来看,大部分为业绩较差或亏损类公司。

从定向增发的概念来看,其也叫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适用于已经上市的公司,类似于海外常见的私募 ,中国资本市场也早已有之 。但是,作为两大背景下——即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和股改后股份全流通——率先推出的一项新政,如今的非公开发行同以前的定向增发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诚然,定向增发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总体而言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体现,本无可厚非,但从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一些公司定增价格与其业绩、估值具有较大的背离;同时,一些公司的融资项目也面临着业绩增速不稳甚至亏损的现象。因此对于证券市场而言,一旦此类公司出现恶意增发后,又无新的利润增长,其品种面临的投资风险是较大的。

进入2016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意向依然不减,而配合2015年的历史高峰来看,由于这些通过增发而导致总股本规模扩张、不断解禁流通的现实将逐渐体现出来。

总体来看,股票价格是由内在价值与供求关系所决定,对于历史高峰所形成的定向增发所导致的股本急速扩张,投资者须认真研究相关公司的业绩、估值、项目运作情况,对于其不断解禁的累积规模需要采取谨慎策略应对。随着投资者不断趋于理性,以及未来新制度的推进,定向增发在体现机会的同时,也将不断显露风险,不加区分地参与将面临投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