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定增收紧成趋势 主题基金伺机抢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任飞 2016-12-21 08:29: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目前,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拿到定增批文。从Wind数据体现的过往效率来看,多数公司的定增项目审批已从之前的1个月变成3个月,而市场上IPO项目从完成封卷到拿到批文的时间则从3至6个月提速到现在的一至两周。市场人士表示,定增收紧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投资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定增市场“新常态”。

基金竞相布局定增产品

定向增发一直被看作是可以穿越牛熊、跑赢大盘的“掘金利器”。有数据统计,从2006年至2015年的10年间,实施定增的2644只股票有66%盈利,总体年化收益率达47.65%,成为资本市场经久不衰的“宠儿”。与此同时,定增主题基金也被打上了“收益更高、风险更低”的标签,各基金公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竞发相关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全市场已成立了30只定向增发主题基金,还有6只正在发行中。从基金规模来看,今年成立的定增基金总规模达到442亿元,平均规模达到17亿元,规模最大的财通多策略升级达到47.6亿元。在权益类基金募集难的大背景下,更可见投资者对定增基金的热捧。

从基金公司的布局热情来看,去年定增基金概念刚被提出时,参与者只有国投瑞银、财通基金与九泰基金等少数几家公司,今年这个数字则增加到17家。其中博时基金发行了8只相关基金,九泰基金发行了6只,财通基金发行了3只,竞争激烈程度空前。

定增收紧或成趋势

进入12月,定增项目获得证监会批准的进度明显提速。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已有6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预案得到证监会批准。此前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共计23家上市公司获批定增预案,10月仅有6家上市公司获批。不过,有资深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目前获批的只是已过会的积压定增项目批文,定增实际审核速度并未加快,而明年收紧则是大趋势。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20日,申请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公司已达到723家,而当中的54家IPO已经被证监会中止审查,38家已经通过发审会并轮候上市,这意味着631家企业仍在申请IPO。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IPO发行大提速,基本上是即审即过即批的节奏。”他表示,明年收紧定增为IPO让路的趋势是比较确定的。

在此背景下,定增类资管产品的处境确实尴尬。据了解,目前定增基金在契约规定中,仍是将非现金资产大部分投资于定增股票。某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就明确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五年内,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且非公开发行股票资产占非现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这意味着,一旦定增收紧,这类基金将会受到较大冲击。

对此,定增研究员刘有华表示,如果定增持续收紧,会造成优质标的减少,但是存量的定增基金出现无标的可投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与此同时,优质标的的折扣会相对减少,因为资金对市场的机会性把握相对敏锐。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虽然我们在定增基金的契约中没有明确规定参与定增的比例,但基金创立的目的是参与定向增发,如果未来定增收紧,我们也会相应配置一些固收类的投资,否则很难继续运作下去。”

多元配置降低风险

从今年已成立的定增基金收益情况来看,业绩相对平淡,场内交易出现折价的情况较多。市场人士认为,部分定增基金隐含折价率较高,或有套利机会可寻。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成立的30只定增基金中,除了九泰锐智收益较高外,其他基金收益不超过10%,其净值大多在发行价上下徘徊。与此同时,可上市交易的定增基金全部出现折价,折价最严重的九泰锐益,折价率高达11.35%。

随着定增监管趋严导致定增供应项目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定增项目折价率也被大幅压缩。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机构为了中标定增项目,不惜报出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而一旦股市出现系统性下跌,在缺乏折价“安全垫”的情况下,参与定增的机构快速陷入被套的尴尬境地。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基金开放时二级市场为折价状态时,投资者可以以较低价格买入,以较高价格赎回,从而获得收益。不仅如此,有基金公司还将固收策略与定增折价策略做结合,以类似于收益增强型的策略保本方式进一步提升基金的风险收益比。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其公司旗下的某只定增基金就是在固收票息和定增折价的双重安全垫下进行投资。据他测算,若定增参与平均点位为3130点,平均折价率为6%,则实际成本约为2934点,即便A股重新跌回2700点,定增仓位出现小幅浮亏,依靠固定收益投资也能在一年内实现回本。

至于投资者如何规避风险,刘有华认为有下列两种方法:一是寻找大股东参与定增比例高的标的;二是多元化配置,组合定增,降低投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