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分级大额净赎回致总规模骤降 指数基金谋多元化布局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02-10 08:17: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受制于分级基金的持续“失血”,指数基金总体规模在去年四季度呈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市场上的423只指数基金资产规模较上季度末减少了41.5亿元,在普通指基和ETF呈现净申购的背景下,分级基金遭遇大额净赎回成为指数基金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分级基金呈同质化趋向不同,现在基金公司在指数产品的布局上越发显现“多样化”特征。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一方面是为了丰富FOF的投资标的,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中小型保险公司的配置需求。

分级基金“失血”严重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四季度末,市场上的423只指数基金资产规模共计4987.73 亿元(不计ETF联接基金),较上季度末减少了41.5亿元。其中,虽然普通指数基金和ETF期内分别获得了90.8 亿元、21.5 亿元的净申购,但分级基金净赎回严重,导致指数基金整体规模因申赎原因共减少41.2 亿元。

事实上,自2015年6月牛市结束以来,分级基金的总体规模便呈现“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在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中旬的一轮牛市中,分级基金的规模从439.2亿元膨胀至2015年6月12日的3845.4亿元,增幅高达775.6%。然而,A股自2015年6月中旬开始的震荡令分级基金等杠杆产品受到重挫。当年6月29日至8月28日,分级基金规模缩水至1465.3亿元,较最高峰下降61.9%。

虽然总体规模大不如前,但去年2月至10月,分级基金场内份额却逐渐回升。沪上一位基金分析师指出,这几个月场内份额持续增加,大概率是由于市场对分级A的投资需求增长。在股市表现不佳、债市上涨的行情下,A份额的类固收投资价值被市场深入挖掘。由于分级A二级市场普遍流动性不佳,有配置需求的机构为了减少流动性冲击,更可能通过申购、拆分来获得分级A。不过,受制于债市影响,分级A的走势在去年四季度掉头向下,分级基金总体规模也再度下滑。

此外,即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的分级基金新规,也将大大提高二级市场参与者的门槛。多位业内人士预期,市场参与人数锐减,毫无疑问将对分级基金的流动性带来极大考验。分级基金市场将会呈现“马太效应”:其中投资行业标的清晰、场内份额较大、交易较活跃的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部分规模迷你的分级基金或存在转型和清盘的风险。

指基类型“百花齐放”

与“鼎盛时期”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分级基金不同,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基金公司批量上报的指数基金在种类上呈现“百花齐放”。

如国泰、益民、广发、鹏华等基金公司先后申报了虚拟现实、智能消费、传媒、军工等行业主题指数基金;华泰柏瑞、国投瑞银、华宝兴业、前海开源等基金公司瞄准农产品、有色金属、白银等商品指数基金;南方基金申报恒生中国企业精明指数、道琼斯美国精选REIT指数等多只QDII指数基金。与此同时,沪港通、深港通相关指数也成为基金争相布局的对象。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对债券指数基金青睐有加。如鹏华基金去年11月申报了上证10年期国债和上证5年期国债两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博时基金去年年底上报了中债7-10年国债指数基金;而富国、广发、工银瑞信等基金公司上报的债券指数基金也在等待审批。

“基金公司批量申报指数型基金,主要是为FOF产品的发行铺路。根据发达国家经验,FOF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投资本公司基金产品的内部FOF,另一类是可以投资其他公司基金产品的外部FOF。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公募基金普遍计划发行内部FOF,而产品线丰富和种类齐全的公司在FOF产品的设计、发行、运作上具有先天优势。”沪上一位基金分析师指出。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一些资金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与基金经理沟通时缺乏话语权,在资产配置时也会优先选择指数型产品。

“被动管理产品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需要推广投资者教育。如果被动投资的理念能够被持有人认可和接受,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会有很大改善。”深圳某大型公募基金量化投资总监表示。

除了业绩原因之外,在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刘冬看来,指数基金还有着主动管理型基金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一,指数基金拥有广泛而多元化的投资,能借助涵盖市场比较广的指数,给投资者带来非常广泛的、多元化的市场。第二,指数基金的亏损是比较可控制的,具有可预见性。而主动投资型基金没有这种可预见性,有的年份特别好,有的年份特别坏。第三,由于指数基金的规模效应和管理模式,所以收费比较低。特别是在低利率及低收益的环境下,成本变得至关重要,因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为低成本投资买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