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多家基金抢发债基欲抄底债市 二季度末将迎建仓期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树超 2017-05-11 08:20: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7年以来,债市持续低迷,市场的悲观情绪有增无减。但多位公募人士已经对下半年债市趋于乐观,认为债市后市继续调整的幅度有限,而调整后的债市将迎来最好的建仓期,公募基金也在积极发行纯债基金和二级债基等品种捕捉债市的建仓时机。

多家公募布局债基欲抄底债市

截至5月10日收盘,中债总财富指数收报166.93点,创下2016年来的新低,今年以来,中债总财富指数已经下跌了1.74%。然而,就在债市持续低迷时,多家公募债基经理对下半年债市已经趋于乐观,并开始积极布局相关债基品种抄底。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债券型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公司近期将发行两只债券型基金,其中1只纯债基金,1只二级债基。这两只基金的募集期大约为3周,预计在5月底募集完成,募集结束后会有3个月建仓期,预计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将是债市逐次建仓的最好时机。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透露,公司近期也在发行1只纯债基金,布局债市下跌后的建仓时机。该人士认为,从新产品发行的历史经验来看,在市场大冷时,投资者亏钱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他们建议客户在债券资产下跌后逆市投资;反而在市场大热时,投资者应该谨慎,不要追高,避免追求未来隐含收益率越来越低的投资。

该人士称,目前,市场上并不缺长线投资的资金,比如保险资金手中持有的很多债券产品即将到期,外资也有债市投资额度,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很强烈,随着债市的调整,债市的配置价值也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为了抢夺建仓时机,公募还通过抢发产品的形式来捕捉市场机遇。“我们的产品两只连发,就是为了抢夺建仓时机,争取可以赶上6月底建仓的最好机会。”上述北京次新公募债券型基金经理称,“我们的债基就是按照当前债市调整的节奏在发行,主要考虑的是市场时机,参照债市的走势机会来判断,如果不抢发,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建仓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目前正在发行的债券型基金为46只,在各类型基金中占比达34.33%。其中,纯债基金为31只,二级债基有15只。

后市调整或有限二季度末将迎建仓期

谈及对今年宏观和市场的看法,多位公募人士称,在基本面和资金技术面上看,目前债市已经处于相对价值区间,后市继续调整的幅度有限,而调整后的债市将迎来较好的建仓期。

博时双月薪基金经理陈凯杨分析,今年往后看,货币信贷等数据或可能会有所表现,未来对市场比较大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外部因素是“去特朗普交易”,特朗普的基建、免税政策执行可能会比预期低,负面影响会逐渐开始显现;内部因素是,虽然基本面已经对债市形成了有力支撑,但是监管层面和资金流向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或偏负面,其中后者可能是影响二季度市场的主要因素。陈凯杨认为,从各券种的绝对收益水平来看,目前处在一个相对有价值的位置上,因为短期趋势是去杠杆、监管从严,货币政策短期内尚看不到放松迹象,然而一旦监管层把同业杠杆压住,待存单的需求量下去后,短端利率就可能慢慢往下走,整个收益率区间或将打开。

北京上述次新公募债券型基金经理也认为,债市将在二季度末迎来黄金建仓期。该基金经理分析,从宏观基本面看,在十九大“维稳”需求下,货币政策将从中性偏紧到中性偏松;从资金技术面看,市场长线资金或加快入市步伐;三是从估值看,债券收益率阶段上行幅度已经接近5年新高。

该基金经理称,“目前,债市经过了2016年底至今的‘三轮调整’,近期的调整有些超预期,债市已经出现了很好的配置价值,但从技术面上,仍需要市场确认底部,预计债市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现阶段性低点,这将是最佳的介入时机。”

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宏观分析师也认为,债券市场、银行去杠杆、货币政策收紧是二季度债市的主要压制因素,银行委外资产收缩或令国内债市持续承压。然而,考虑目前债券的收益率水平,后市继续调整的幅度或有限。

债市持续低迷,市场的悲观情绪有增无减。但随着债市的调整,债市的配置价值也越来越明显。据记者了解,近期一些公募基金为了抄底下半年债市,纷纷提前布局抢发产品。

提起买基金,总是不乏各种各样的吐槽。买基金不赚钱?你可能需要换个姿势。基民前哨站(微信号zqzxjj88),你想要的这里都有!立即拿起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基金动态一手掌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