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私募论市 - 正文

2017私募十大新闻:300家私募入失联名单 徐翔案落幕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吴君 2017-12-25 08:06: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7私募基金十大新闻

01 市场二八分化 私募“马太效应”凸显

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二八分化的行情以及私募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一批成立较久的私募基金,凭借强大的投研实力,业绩表现经历了市场牛熊考验,风控合规体系也日趋完善,进一步确定领先优势。

业绩表现方面,具有扎实投研功底的“公募派”私募业绩尤为抢眼,小型私募基金表现则相对落后。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今年百亿以上规模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7.9%,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旗下产品平均收益均超过50%;规模在50亿~100亿的大型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10.98%,而规模在10亿以下的私募平均收益率为9.55%。

凭借优异的投资业绩,优势私募今年大举扩张。百亿私募强势发行新产品,小私募募资艰难,相当数量的小私募离场退出。统计显示,截至12月4日,百亿以上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每家新发产品12.34只,合晟资产、高毅资产、映雪投资和景林资产成为今年最“高产”的百亿私募,发行数量均在30只以上;50亿~100亿的大型私募平均每家发行6.92只,而管理规模在10亿以下的私募,平均每家发行量仅为1.15只。

02 前海旗隆跑路 逾300家私募入失联名单

11月29日,上市公司国民技术公告称,公司累计投入5亿元的产业基金合伙人北京旗隆及母公司前海旗隆相关人员“失联”,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司股票于11月29日起停牌。

据了解,前海旗隆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代雪峰有20多年的投资经历。2006年在深圳成立私募,2014年备案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民技术的公告引起极大关注,实际上前海旗隆基金深圳和北京的办公室在今年10月底已经人去楼空,代雪峰的电话也无法接通。

据统计,即使国民技术剔除已收回分红5000万元,仍有4.5亿元投资下落不明,而国民技术十年来的净利润仅为4.39亿元。受此影响,国民技术于12月20日复牌后的3天累计下跌27%。

截至1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将303家私募列入失联名单,其中92家机构被注销登记,9家机构自行申请注销登记。

03 新三板挂牌私募整改 中科招商等5家被摘牌

从炙手可热到黯然离场,新三板挂牌私募整改历时一年多,终于有了结果。截至12月16日,10家公司安全过关,中科招商、达仁资管等5家私募年底终止挂牌。经过整改,挂牌私募将回归资管本质。

2014年、2015年期间,一批私募机构挂牌新三板,部分公司展开资本运作,大额融资引发质疑,2015年12月,证监会暂停PE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及融资。2016年5月27日,股转公司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私募机构增加了8个挂牌条件,包括“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募集资金不存在投资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及相关私募证券类基金的情形”等。随后,新三板挂牌私募进入了长达一年的整改期。期间,债券私募巨头合晟资产主动宣布退出新三板。

2017年10月27日,股转公司发布《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相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参与整改的私募在11月10日前提交自查报告。12月中旬,股转公司公布核查结果,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达仁资管、中科招商等5家公司不符合整改要求,将在12月底终止挂牌。同创伟业、浙商创投、菁英时代等10家挂牌私募机构过关,其余仍在核查中。

04 股权私募爆发 私募总规模逼近11万亿

今年私募基金总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8月份,私募基金实缴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截至1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18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46万只,管理基金规模10.9万亿元,比去年底增长约38%。

私募基金规模的扩张,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贡献了主要力量,截至11月底,,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增长2.24万亿元,达到6.93万亿元,占私募总规模的6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今年缩水4861亿元,最新规模仅为2.28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管理规模在100亿及以上的私募有185家,比去年增加52家,创历史新高。百亿证券私募包括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景林资产、重阳投资、高毅资产等,百亿股权私募包括鼎晖股权投资、君联资本、歌斐资产、红杉资本、弘毅投资等,百亿私募已经成为业内标杆。

私募基金蓬勃发展,但股权创投私募和证券私募规模的“一升一降”值得关注。近几年来,二级市场经历牛熊转换,一些高净值客户赎回股票产品,涌入一级市场。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IPO常态化,为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期,国家倡导“双创”,加大基建等投入,推动相关领域股权、创业投资出现热潮。

05 陈继武、莫泰山等重返公募

继2016年鹏扬基金“私转公”之后,凯石、博道两家大型私募“私转公”也在今年获证监会批复。2017年3月3日,凯石基金拿到批文,成为第二家“私募系”公募基金,同时也是第一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公募基金。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在公募工作10年后,于2009年“奔私”成立上海凯石资产公司。2015年9月,凯石申请成立公募基金,18个月后陈继武携凯石基金回归公募。

重回公募行业的还有博道“掌门人”莫泰山。2016年5月,博道投资递交材料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其后证监会调整了基金公司设立审批程序。2017年6月2日,博道基金获证监会批复,博道基金也是新审批程序下获批设立的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莫泰山曾经作为总经理带领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进入2009年基金公司规模前十,2010年离开公募,2013年创立上海博道投资,2017年获批重返公募。

在私募积极进军公募行业的同时,也有私募选择坚守。2017年4月,大型私募重阳投资主动撤回了公募牌照申请,决定暂不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重阳投资表示,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公司认为现阶段专注于当前的业务,发挥自己的强项,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

证监会官网显示,今年共有6家公募基金获得证监会批复,百亿私募朱雀投资、“公奔私”王国卫发起的富汇基金等在排队申请设立公募。

06 私募不得多类兼营业务

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对328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包括平安财富、昆吾九鼎投资、倚天投资等知名机构在内的83家私募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12月8日,证监会公布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10起案件,私募基金领域违法违规呈多发态势,备案信息失真、违规募集资金、挪用基金财产等问题突出,甚至滋生出操纵市场、利益输送、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违法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同时,今年基金业协会继续完善私募自律监管体系,3月底,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明确私募机构不得“多类兼营”;11月初,协会发布《问答(十四)》,明确私募申请机构不予登记的6种情形,包括违反资金募集相关规定,与律师串谋提供虚假登记信息等;近期,协会公示了首批不予办理登记的申请机构名单及所涉律所、律师情况;12月底,协会发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明确重点事项规范性标准,要求私募管理人在完成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和当地证监局取得联系。

私募领域问题频发,监管针对性地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有利于净化行业环境。同时,从备案登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资金募集、外包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对私募基金各业务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为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07 外资私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外资私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今年1月,富达利泰投资获批成为首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的外商独资企业(WOFE);其后,瑞银资管、富敦投资、英仕曼投资、惠理投资、景顺纵横投资和路博迈投资等公司陆续完成登记。全球资管规模前十的机构中已有7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按照协会规定,这些外资私募将会在6个月内备案首只产品,目前,富达利泰、瑞银资管、英仕曼已发行首只私募基金。已发及正在筹备的产品包括股票、债券等不同策略。在投资风格上偏向于基本面价值投资。与此同时,外资私募机构纷纷招兵买马,搭建中国市场团队。

在进行私募备案的同时,越来越多外资机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相关的业务。据统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50的机构中,已有超过半数在国内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财富效应也较为明显。随着国内政策的逐步开放,外资机构将进入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策略布局,而他们的入驻也将进一步促进国内资管行业的发展。

08 私募募集新时代 投资者适当性新规实施

今年正式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作为业内首个适当性管理的统一规定,对私募行业意义重大。在保护投资者的同时,也有利于经营机构开展工作,未来将会细化行业分工,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办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核心是“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要求经营机构做好投资者分类、产品及服务的分级工作,采取录音录像等措施,实现适当性匹配。

《办法》将投资者分为普通和专业投资者,对应相关风险等级的资管产品;经营机构不得向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销售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规定由行业协会制定并定期更新本行业的产品风险等级名录,经营机构可以制定高于名录的实施标准。

为了配合政策落地,6月16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就基金产品分级、投资者分类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此外,北京、深圳、吉林、四川等十几个地区的证监局也通过下发通知、举办专题培训会、机构调研等形式,督促私募基金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

新规实施后,有私募机构未能遵守规定建立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遭到处罚。

09 行业顶层设计将落地

今年8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条例》),私募行业监管的顶层设计即将落地。《暂行条例》共11章58条,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准入门槛作出严格规定,提出专业化经营、备案登记等要求;同时对托管人职责、建立业务隔离机制等作出规定;明确了向特定合格投资者募集、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建立从业人员投资申报登记等多项制度。

近年来,私募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中的生力军,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创新创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变相公开募集资金、投资运作不规范、损害投资者利益等。为了规范发展,近几年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包括《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等,构建起完善的私募法律法规体系。

《暂行条例》总结吸收了近几年私募监管方面的实践经验,在更高的法律层面提出全面、系统的规范性要求,将成为《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外、专门规范私募行业的法律效力最高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新规征求意见阶段已经结束,有望很快公布。

10 徐翔案落幕

1月23日,震惊金融市场的“徐翔案”正式落下帷幕,徐翔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全案判处罚金合计300亿元。

徐翔和他的泽熙投资曾经是私募基金圈的“明星”。徐翔的“传说”起于宁波解放南路涨停板敢死队,擅长“抄底”、投资风格“快准狠”;2009年徐翔转型成立私募公司泽熙投资,旗下多只产品收益率很高,在2015年股市强烈波动时净值还逆势上涨;2015年11月1日,徐翔被司法部门带走。2016年11月,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对徐翔、王巍、竺勇操纵证券市场案提起公诉。

2017年6月,中基协的纪律处分决定书透露了“徐翔案”的细节:徐翔实际控制139个账户,与1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控人合谋操纵股价,徐翔等人实际非法获利93.38亿元。

“徐翔案”的审判和对徐翔等人的处罚,是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的重要一笔。2017年3月12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徐翔案”被最高法及最高检在工作报告中同时提及。3月20日,基金业协会宣布,已注销徐翔的泽熙投资等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