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今年以来港股震荡分化 沪港深基金“花容失色”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8-05-14 09:52: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去年,公募基金市场耀眼明星众多,沪港深基金是不可忽视的一群。然而今年以来,沪港深基金却有些星光黯淡,原因之一在于港股的震荡与分化。

细看个股,汽车稍显萎靡,保险有所回调,但银行地产仍旧涨势不减,部分个股出现抢眼走势。

再看政策面,陆港通额度已经从5月1日起扩容4倍,给了沪港深基金更加广阔的平台。但也对基金公司加强港股研究、挖掘隐含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沪港深基金“花容失色”

2017年,在全市场收益领先的主动型股基或偏股基金中,总能看到沪港深基金的身影。而到了2018年,不知是否受“冠军魔咒”影响,沪港深基金整体显得有些“花容失色”。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12日,在可统计的97只名称中带有“沪港深”字样的基金产品中,有58只今年以来收益为负,接近60%。而所有沪港深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1.67%。这还是5月以来市场回暖的结果,在劳动节前的这个数字接近-4%,亏损的产品数量也约占总数的80%。

从发行角度来看,数量也呈现锐减态势。2017年共有35只沪港深基金成立,去年年初到去年5月12日,共有22只产品成立。而这个数字到了今年同期变为6只。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年中,证监会《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对名字里包含“港股”等类似字样的基金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促进了沪港深基金发行的理性化。《指引》要求部分达到相应标准的“港股”基金必须配备有相应港股投资经验的管理人。由此,至今仍有小部分沪港深基金处于暂停申购,或者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

除相关政策原因外,沪港深基金发行数量下降,更与公募港股投资实力不强有关。

此前,一家北方公募对于沪港深基金投研实力的配备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种,是靠基金经理单打独斗;第二种,是A股基金经理和港股基金经理分仓管理,各自为战;第三种,是内地与香港两地投研互通有无,基金经理协同管理。而能做到第三种的可能只有大中型基金公司。

从最近不少新发行的基金来看,新产品具备跨市场投资,有港股投资资格也成为一大卖点。而与此对应的是,至今仍有部分沪港深基金至少在2018年一季报显示的持仓中,仍未看到港股的身影。对于一些小公司而言,拿到了沪港深产品的批文,却没有港股投研的专业部门,人才与实力,成为发展初期遭遇的尴尬。

分化考验投资实力

有公募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沪港深基金业绩好的原因,除了港股涨得好外,更多是投资风格比较契合。在A股买了白马股,如白酒家电等,如果可以配置港股,就肯定是买那些银行保险,“更多的是一种投资逻辑和思路的体现”。

而今年,从风险偏好的角度来说,这些大股票在估值上面临重新定价而有所调整。而在部分沪港深基金身上,这一点也得到印证,分众传媒、伊利股份、老板电器等大白马在一季报重仓股中依旧在列,这些公司基本面其实并没有明显利空,有些业绩还超预期,但今年以来股价却不断下跌。“只能说是风格偏向成长了。”

除风格转换带来的估值调整,港股市场的震荡也使得沪港深基金的投资面临考验。

在去年港股上涨的“狂欢”中,内地赴港上市的房产股和金融股、汽车股成为港股上涨的“三剑客”。这些公司基本面较好,而且身在内地,内地公募基金经理对此相对较为熟悉,配置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今年以来风向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内地汽车股。吉利汽车在去年的涨幅令人惊艳,高达268.89%。而今年以来,吉利汽车的股价却下跌了13.10%。广汽集团也是部分沪港深基金青睐的标的,然而其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下跌23.22%。

保险股下跌幅度也相对较大,其中新华保险股价今年以来下跌接近30%。一名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保险股下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利率原因,利润差优势降低;二是今年以来包括“开门红”在内的销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不达预期;三是定性角度的隐忧,即贸易摩擦带来的深化开放,首先或许从金融层面开启,如果对外资开放保险,那么国内市场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压力。

但光大证券指出,资管新规对各类理财产品的严格管理可能影响居民调整通过银行和保险渠道完成中长期投资的比例。对银行而言,在督促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银行内部的表现可能出现分化,大银行的优势凸显。对保险而言,产品为表内负债的保险受新规影响较小,且有望受益于随着刚性兑付打破而带来的资金溢出。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对于资产配置需求的增长,对于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大方向,年金型等保险产品的优势凸显,未来有望赢得更多增量资金流入。

然而与下跌相对应的是,港股中部分个股却上涨明显。分化由此显现,对于沪港深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的考验,其实也已经开始。

内地银行股今年以来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股H股的股价今年以来上涨均在10%左右,部分银行上涨超过15%。

A股今年遍吹的“医药风”在港股亦出尽风头。中国生物医药以及石药集团是不少沪港深基金的重仓之选,这两只港股今年以来上涨已经超过30%。

房地产股票亦表现不俗,碧桂园今年以来上涨超过10.07%,华润置地上涨超过26.30%,世茂房地产上涨26.47%,新城发展控股上涨32.73%。

在沪港深基金重仓名单中,还有不少个股表现优异。

金蝶国际出现在部分沪港深基金的重仓中,该股今年以来上涨超过75.35%。此外,沪港深基金重仓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今年以来上涨超过41.88%,中教控股上涨超过79.94%,舜宇光学科技上涨42.44%,安踏体育H股上涨超过33.40%。

而在沪港深基金持仓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腾讯控股。

2017年,腾讯控股的股价从年初的200港币左右,上涨到年末的400港币。如果一只沪港深基金将腾讯“加满”至10%的仓位,这样的涨幅就会为基金贡献10%的净值增长。

然而2018年,从3月21日创出471.6元高点后,腾讯控股股价震荡下行,最低已到380元附近。值得庆幸的是,5月以来的一波强势反弹与回暖,使得腾讯控股今年以来的涨幅由负转正,但也仅仅只有微弱的0.69%。

对于投资港股的沪港深基金经理来说,“腾讯是必配的标的,体量巨大,业绩优异,依旧是高成长股,并且想象空间十足。”不少沪港深基金的重仓股显示,腾讯控股在其仓位中都几乎处于“加满”的位置。

政策提振投资者信心

最新的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机制,从2018年5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额度扩大4倍,即沪深股通从每日130亿元提高到520亿元,港股通从每日105亿元提高到420亿元。这对于沪港深基金的港股投资无疑是一个正面的消息。

东兴证券指出,额度扩大短期影响较小,但金融开放政策长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望抬升市场对港股的估值预期。现阶段虽然港股通南下资金规模通常高于沪深股通北上资金规模,但沪深港通利用率普遍偏低。港股通自开通以来,额度使用占比基本处于0-30%的区间内,仅有41天额度使用超过30%,其中仅9天超过50%。此前额度对港股市场交易几乎不构成限制,因此,此次港股通额度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对港股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但从长期来看,这表明监管层实施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的决心。而国家金融开放政策及港股市场的系列新政,将不断提振投资者信心,抬升市场对港股估值的预期。

华宝证券此前指出,与内地A股市场不同,港股市场是一个机构主导的市场,相较于A股市场而言,港股的理性程度更高,投资者更为成熟,波动更小。近期内地投资者占比通过港股通快速提升。目前港股通通道下的港股标的共有441只,占港股总数的21%,但市值占比高达88%,能够为内地投资者提供较大的港股参与空间。2014年开通至今,港股通通道下资金累计净流入持续攀升,成交额占比也逐年增加。

拥抱中国核心资产

从“旷野徘徊”到“迦南美地”,这是2018年兴业证券海外春季策略会之海外市场展望部分的主标题。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对此的解读是“中期展望——旷野徘徊,资金面环境不佳,风险偏好不稳定;长期展望——寻找大分化时代的迦南美地,拥抱中国核心资产崛起”。

张忆东指出,港股乃至A股和中概股所代表的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权益资产,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提出的核心资产,被全球机构资金重新配置、价值被重新发现的大趋势才刚刚开始。

对于港股市场,他建议,二季度仓位继续维持相对保守、动态中性即可,立足港股长期牛市的基本面逻辑而逢低布局核心资产。即积极防御,防守反击。首先,仓位不必太激进,可进行逆向仓位调整,市场乐观时勇于降低仓位,市场过度悲观时敢于增持优质核心资产。其次,选股十分重要,侧重上市公司内生增长能力和健康的现金流,以低估值高分红收益率的优质价值股为基本配置,以“优质金融股龙头为盾牌,以优质成长股为长矛”,与赢家共舞。与此同时,策略需要有前瞻性,不能任凭市场情绪化波动进行追涨杀跌,对于影响股市的关键变量或事件提前进行准备。

在所有沪港深基金中,景顺长城沪港深领先科技今年以来收益率位居第一。展望后市,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詹成分析认为,宏观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受制于国内金融去杠杆等政策影响,流动性可能持续从紧,同时贸易摩擦会持续扰动国内和海外投资人的情绪,市场呈现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但从中长线的维度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相关的新动能将对宏观经济形成较强支撑。在操作策略上,依然重点配置顺应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和个股,以不变的产业趋势应对万变的市场,以期中长期创造净值增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