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新旧消费”,联袂大涨!基金经理发声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11 09:12: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旧消费”,联袂大涨!基金经理发声)

11月10日,随着众多利好消息披露,A股与港股消费板块齐齐上涨,无论是传统消费的白酒、旅游、零售,还是新消费中潮玩、茶饮等均有出色表现,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中免更是久违涨停,股价创下两年来新高。

因缺席了本轮科技行情,且连续多个季度未有明显起色,被投资者戏称为“老登股”的白酒、免税等板块已经远离投资焦点许久,且在三季度内,公募基金对传统消费板块以及新消费板块的操作均出现了分化。当下,多名关注消费板块的基金经理认为,消费板块调整许久的估值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际,且在个股的遴选中,基金经理将思路锁定在内需与出海两方面。

消费股集体上涨

11月10日,A股和港股的消费板块联袂大涨。A股方面,白酒、航空运输、免税等表现出色,中国中免A股封住涨停,封单5.03亿元,舍得酒业、酒鬼酒、三元股份、庄园牧场等多股涨停;港股方面,截至收盘,沪上阿姨涨超13%,蜜雪集团涨近9%,泡泡玛特涨超8%,卫龙美味、奈雪的茶、茶百道等个股跟涨。

消息面上,多重利好推动消费板块上涨。

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将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随着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上涨,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个股的上涨还带动了基金的走高,主题基金方面,11月10日,旅游、食品饮料、消费相关ETF占据涨幅榜,两只旅游ETF涨近6%,酒ETF涨4.5%,此外港股通消费ETF、食品饮料ETF、食品ETF以及消费ETF等28只基金涨超3%。

拉长时间来看,传统消费板块已经沉寂许久,年初至今的普涨行情中,“白酒指数”成为为数不多的下跌板块,年内跌幅约为5.45%,“零售指数”也仅上涨0.75%,食品饮料指数当前市盈率仅有21.29倍,位于过去10年的12.52%分位;新消费个股则集中在港股上市,上半年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蜜雪冰城为代表的新消费板块表现优异,但下半年随着高位回撤以及科技牛市的“虹吸效应”,新消费板块也跌幅明显。

公募操作现分化

在数年前以白酒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牛市中,“白马股”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科技牛市中“老登股”,在集体回撤之际,公募基金也在慢慢减持。

以贵州茅台为例,根据天相投顾数据,在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贵州茅台的市值为274.55亿元,位列第七,持有基金数量降低至573只。该股作为朱少醒旗下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连续多个季度的第一大重仓股,在今年三季度内被大幅减持,朱少醒在三季报中对消费行情的评价是“延续低迷态势,乏善可陈”。

但作为贵州茅台的坚定拥趸,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旗下产品则继续加仓该股,在三季报中,张坤再次强调了长期信心,并坚定看好中国内需消费的潜力。张坤指出,长期来看,最可能的情形是“中国消费增速>中国GDP增速>全球GDP增速”。他认为“市场先生”的悲观只是放大了短期的困难,并没有长期存在的基础。

此外,公募基金对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板块的操作也出现了分化。Wind数据显示,重仓持有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从二季度末的286只降至三季度末的180只,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从6333.08万股降至4382.13万股,降幅约31%。

单只基金方面,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广发价值核心以及中欧互联网先锋等多只产品此前曾经重仓泡泡玛特,但在三季度内将该股卖至前十名开外。

但仍有70只公募产品选择在三季度内加仓泡泡玛特,且多只基金将其列为头号重仓股,某基金在季报中介绍布局思路时表示:“港股的新消费相关企业,从6月的阶段性高位以来已经有相当时间的调整,但其中核心公司的增长逻辑和经营并没有大的变化,管理人仍然认可这批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结构性增长的机会,在三季度进行了一定增持。”

关注内需与出海

有基金经理表示,消费板块当前已具备“估值+基本面”共振修复特征: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而政策刺激与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将逐步兑现为基本面改善,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际。在个股的遴选中,多名关注消费板块的基金经理将思路锁定在内需与出海两方面。

“我们认为,在基础概率上,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而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企业依然满足投资标准,我们会充分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匀性。我们相信,企业经营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内在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内在价值终将投射到市值的增长中。”张坤表示。

除了内需以外,兴银基金更加关注消费板块从“产能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过程:在内需弱复苏背景下,消费出海是确定性较强的增长点,中国品牌在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电等领域正实现“品牌跃迁”,东南亚、非洲、中东是重点拓展区域,品牌出海的价值创造潜力显著。

泉果基金的基金经理孙伟也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这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使得企业在国内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在海外市场占据优势。此外,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将带来显著的增长潜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