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私募基金关联交易:从决策到执行)
来源:雪球App,作者: 三尺法科技,(https://xueqiu.com/1392959859/322601927)
在私募基金行业中,关联交易作为一种常见的交易形式,涉及到基金管理人、投资者以及其他关联方之间的资金、资产或业务往来。这些交易虽然可以促进基金的运营与发展,但由于关联方之间的特殊关系,往往伴随着利益冲突的潜在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对投资者权益的侵害以及确保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私募基金的关联交易必须经过严格的决策和程序规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的透明度,维护投资者的信任,也为私募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明确和规范私募基金关联交易的决策流程及程序,不仅是合规要求的体现,更是确保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私募基金关联交易的决策机制与程序规范,并分析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决策机制
关联交易的决策机制应当秉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的原则,以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在实际操作中,关联交易的决策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基金的权力机构(如合伙人会议、股东(大)会或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等)进行决策。
2、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负责决策,这些委员会可能由主要限合伙人(LP)成员组成。
3、基金权力机构与投资决策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联动决策。这种方式可能表现为基金权力机构首先决策通过,再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审议,或反之,亦或是根据交易的具体类型和内容,由两者分别独立决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决策机制应明确规定利益冲突回避表决的规则,确保关联交易的相关方或利益相关方在决策过程中回避表决,以防止决策失效或利益倾斜。此外,决策效率也应得到充分考虑,避免因决策流程、时间限制等问题影响投资进度和决策的及时性。
交易价格
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是其核心要素,也是判断该交易是否损害私募基金及投资者权益的关键标准。中国基金业协会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动态》(【2023】第1期,简称“《登记备案动态》”)中提供了一些参考范例。根据该文档,关联交易的定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若交易涉及政府定价的事项,可直接适用政府定价;
(2)若交易属于政府指导价范围的事项,应在该范围内合理确定价格;
(3)若存在可比的独立第三方市场价格或收费标准(如公开市场报价),应优先参考这些价格或标准来确定交易价格。
因此,为确保关联交易的定价具有清晰的依据,基金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依据。
信息披露、报送及审计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62号,简称“《私募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运用基金财产进行关联交易时,应当遵循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决策程序,并及时向投资者及私募基金托管人提供相关信息。《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一项进一步明确,若私募基金发生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事项。
因此,基金合同应明确规定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时间、披露方式等具体要求,并确保根据合同条款履行信息披露和报告义务。此外,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还需在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所有的关联交易事项。
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的制作要点
根据《私募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三项及第二十九条,以及《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等相关规定,基金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在涉及关联交易时应当包括以下要点:
1、在募集说明书等宣传材料中,详细披露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通常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定价依据以及特别交易要素等。
2、在风险提示书中明确指出关联交易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提示投资者相关风险,并要求投资者签字确认。
3、基金合同中应清晰规定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交易范围、定价依据、决策程序以及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等事项。
总的来说,私募基金关联交易的决策及程序规范是确保基金运作合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通过明确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决策程序、定价依据和信息披露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利益冲突,确保交易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同时,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任,也有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基金管理人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规定,落实相关的合规要求,确保每一项关联交易都经过充分的审议与透明的披露。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在更高层次上的规范化与成熟化。
文 | 夏叶璐
编辑 | 麻艺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