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分级基金有它的未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宏 2015-08-31 08:46: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业内围绕着分级基金出现了大量议论。尤其是伴随着短期内股市大跌后,部分较高杠杆品种(B级)基金给其持有者带来了较大幅度的亏损,更是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分析人士甚至据此认为,分级基金的推出有违价值投资理念,是“摧毁价值”的工具,建议业内整顿清理相关品种。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分级基金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短期的市场波动不能成为否定分级基金的依据和标准。当然,当前分级基金的产品和流程设计并不完美,有进一步改善提高的空间,未来可以完善后再行发展。

目前围绕着分级基金的非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分级基金有违价值投资理念,助涨投机;第二、认为分级基金的专业程度,超乎场内投资者的平均认知水平,令普通投资者承受过大风险,应于限制。第三、认为分级基金的产品设计上有不足,例如标的指数过于宽泛、套利机制助涨机构获利等等。第四、认为分级基金的交易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涨跌停的设置有问题等等。关于其中的各类观点,我们觉得分级基金仍有其价值,具体看法如下:

首先,对于分级基金有违价值投资理念的判断,我们认为不太客观。

分级基金作为一类工具型基金,它的设计初衷,即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投资工具。既然是投资工具,就不应涉及究竟是“价值投资”还是“跟风投机”这样的价值判断。指责分级基金助涨投机,就如同指责指数基金被颠覆“价值投资”理念一样,并不合适。

诚然,分级基金有它的投资杠杆,并因此伴生了较普通指数基金更大的波动幅度。但这不能成为指责它的论据。那些认为“两倍杠杆助涨投机”的观点,可能首先必须论证出“多少倍杠杆”才是最合适普通投资者的,而这恐怕是个无解之题。

以我们的观点,“杠杆无错”,“错”只在是否把杠杆给了“不适合的人”。

第二、对于分级基金过于专业,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要区别情况看待。

概括来说,分级基金这个产品,兼有“专业”和“普通”两个属性。从投资全流程(包括“套利”、“拆分”、“申赎”、“转换”)的角度上看,分级基金确实有其的知识和资金等门槛,有其专业投资的属性。但若只考虑日常二级市场交易的角度,它确实和普通的挂牌指数产品无过大差异,也是平民化的产品。

从目前看,分级基金过于专业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下折”过程中。部分普通投资者因不了解下折中B类基金价格可能大跌的规律,而蒙受了相当的损失。

客观地说,对于分级基金的新投资者而言,了解下折和其背后的风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这个知识并没有难到只有专业投资者才能理解的份上。说白了,这是个投资者知识普及的问题,而不是专业性的问题。

因此,当下应对的核心,应是让分级基金的普通投资者尽可能地明了“下折风险”,投资管理人充分履行提示义务的过程。至于专业的套利、申赎这类机制和背后的利益平衡,应在产品设计环节中予以调整。

第三、在产品设计和套利交易流程这端,我们认为,当下的分级基金确有不少可完善的空间。

一方面,在投资者适用性上,分级基金应该予以重新梳理。当下部分分级基金已经走向“细分”、“迷你产业”和“新技术”等几个方向。各类产品之间的波动性差异极大,应有不同的投资门槛,并对部分高波动产品增设投资者适用性的测试。

另一方面,套利机制设计上,当下分级产品申赎信息的提示不够充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存在阶段性失衡的可能。

一个突出例子是在市场暴涨和暴跌的情况下,由于分级基金在场内遵循10%的涨跌停限制。因而经常出现场内投资者巨量排队不得,而专业投资者通过场外申购、赎回通道弯道超车套利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分级基金的场外和场内持有人的利益调整幅度很大,且造成了相当的不确定性。

相应的应对手法,首先可以从信息披露入手。每日场内对分级基金的累计拆分和合并申请的规模和数量予以实时公告,提示场内持有人次日可能面临的套利风险,平抑套利资金的收益。

其次,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扩大高杠杆的分级B基金的涨跌停板,以使其盘中能充分发现其价格,避免此前的制度套利。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分级基金本身有其的存在价值,同时它的产品设计有完善空间,如能在适当性、信息披露、套利和交易制度上予以进一步调整后,此类产品将还有很长的发展可能和空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