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备案产品数逐月下降 部分基金子公司提前冬眠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李沪生 2016-10-18 10:04: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曾经突飞猛进的基金子公司业务陷入迷茫,新规迟迟未落地,部分基金子公司已提前进入冬眠。三季度以来,基金子公司备案的产品数量逐月下滑,不少子公司更是完全停止了旗下业务备案工作。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三季度以来,基金子公司备案数量逐月下滑,7月、8月、9月三月分别备案804只、786只和608只;10月过半,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数量仅为108只,按此申报速度,预计整个10月的备案数量不会超过400只,相对7月份减少一半。

具体来看,9月份,东吴、宝盈和中银三家基金子公司备案数量均为0,这三家公司8月份备案的产品数量分别为2只、2只和4只。工银瑞信子公司在8月份共备案146只产品,为所有基金公司之最。到了9月,备案产品数量下滑至17只,缩水88.36%;10月以来工银瑞信仅备案了5只产品。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子公司总经理透露,最近子公司多数都在观望。“现在并不是备案产品的好时机,有些摸不清局势。希望做些股权类项目,占用风险资本少些,但很难找到好的项目,还是等新规落地后再考虑备案产品。”

从数据中还可以发现,多家基金子公司新增备案完全停滞,曾经的巨头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泰信、华宸未来、东方、国海富兰克林、上投摩根旗下子公司都已连续3个月未有新产品备案。浙商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子公司在7月份分别试探性地申报了2只和1只产品后,也连续两个多月没有新的动作,鑫元基金子公司在7月份一举备案15只产品后不再有所行动。

除上述停止备案业务的子公司,还有不少基金子公司虽有备案但数量大幅减少。北信瑞丰、华福和诺安等子公司备案产品数量下滑幅度超过了90%。

不过,也有不少子公司保持着较高的发行频率,如金鹰基金子公司三季度月度备案数达到22只、18只和19只产品,10月以来又有16只产品备案。易方达基金10月以来也已备案9只产品。招商、财通、中融、国开泰富等子公司的备案速度三季度每月都在增加;安信、中加、新华三家公司10月以来分别各有1只产品备案,农银汇理和鹏华各有两只。其中,华安基金备案数量增速较为稳定,7月、8月和9月分别备案10只、16只和17只,10月以来也已有7只产品备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