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山西证券裕享增强债券发起式C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0.05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0.14%。
从业绩表现来看,山西证券裕享增强债券发起式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1.0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56/1102,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6.62%。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5.92%,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5.92%。

从基金规模来看,山西证券裕享增强债券发起式C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05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125.42万元变化了-674.74万元,环比变化了-59.95%。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19.4%,债券占净值比89.58%,现金占净值比2.38%。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13.69%,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海洋石油(00883),持仓占比为3.36%。

山西证券裕享增强债券发起式C现任基金经理为缪佳 严撼。其中在任基金经理缪佳已从业3年又44天,2022年5月10日正式接手管理山西证券裕享增强债券发起式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8.66%。目前还管理着13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山西证券裕泽债券发起式A(016885),季度净值涨幅为1.99%。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今年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年内共降息100BP,期间由于美国通胀数据反复叠加政治因素等,美联储对于降息的态度和预期出现明显变动。受制于特朗普上台后的通胀风险以及部分美联储官员在12月议息会议后的表态,美联储对于25年降息预期变的更加谨慎。同时,2024年美国零售数据的超预期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韧性均抑制了美联储25年降息的幅度和频率。 国内方面,在经历了年初短暂的"开门红"后,今年春节后至9月下旬前,经济运行再度回到"地产-信心-物价"的负反馈中,且需求不足的范围扩大,由地产投资蔓延至消费和地方基建,由建筑业和传统制造业传导至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需求不足程度深化外加产能去化偏慢,24年核心CPI与生活资料PPI均为近十年来最低。地产低景气的问题在9月之前就出现边际缓解的迹象,"517"新政以来,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今年始终偏强的领域在于出口、制造业投资和中央基建。 四季度在9月24日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推动下,社零总量和结构趋势好转、地产销售同比转正、房价出现企稳信号、企业预期连续改善。同时,随着财政资金加速释放、化债打开地方支出空间,地方基建有所改善。只是,由于通胀依然较低,四季度名义经济预计低位徘徊。 展望明年,我们认为一季度经济受到政策、"抢出口"、季节性规律的共同支撑,延续修复较为确定,后续观察国内政策和海外风险。虽然特朗普在2025年1月上台后可能在经贸领域对我国进出口形成扰动,但是考虑到关税政策出台仍需要时间,所以2025年一季度经济受到政策、"抢出口"、季节性规律的共同支撑,延续修复较为确定,后续观察国内政策和海外风险。同时,由于以刺激消费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是2025年经济增长主要工作抓手,所以消费、地产销售好于今年可能性较高。基建方面,由于支持"两重"特别国债仍将继续发行,叠加两家央企获批发行5000亿稳增长专项债,地方和中央、不含电力和全口径的分化预计仍将延续。 政策方面,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高层对宏观政策的要求出现一定变化。从会议政策思路上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变,目前对"进"的诉求更大,方式上更加强调"以我为主"。宏观政策方面提出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在宏观政策助力下扩大内需是2025年的主要政策抓手。 财政政策表述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具体的财政力度需要经过2025年3月5日全国两会的审批才能公布,但是从流程上来看,包括赤字率、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具体政策力度已经完成内部测算。 货币政策方面,此次将2011年以来抑制坚持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这货币政策框架出现大幅变化,货币政策从"量"和"价"两个方面都可以期待。 四季度宏观政策变化和市场预期转变是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曲线形态上,利率债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3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6BP,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40.7BP。整体上看,虽然9月末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后阶段性提振权益市场情绪对债市形成扰动,但是经济基本面"弱复苏"的情况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叠加12月货币政策定调变化后乐观情绪充斥整个债市,同时年末"抢跑"情绪严重,市场对利多消息更为敏感,债市收益率下行十分顺畅。 我们认为当前点位已经严重透支了单次降息的幅度,很可能在交易多次降息的前景,短期内利率能够下行至什么位置只能随行就市地判断,但明年一季度经济现实与预期进一步改善、实际降息幅度预计低于预期,降息落地后阶段性调整可能较大。明年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但波动或加大。供给端,城投和二永债供给大概率下降。需求端,化债资金流入企业,最终进入银行体系,机构有再配置需求;自律机制规范同业存款利率,理财、债基或从存单专项信用债。扰动项在于宽财政、监管限制、股票分流带来的赎回冲击,止盈需求也将放大波动。 总体来看,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受到降息落地,抢跑交易情绪退潮的影响会以低位震荡为主,特朗普上台的贸易政策以及明年两会出台的具体财政政策都将对债券市场形成扰动。 四季度转债市场继续受益于9月下旬宏观政策转向刺激带来的积极影响,中证转债指数单季度累计涨幅5.55%,最大回撤9.14%,自10月初剧烈下跌后,转债市场在剩余期间内呈现震荡上涨行情。9月末政策的转向带来权益市场交易情绪的好转,成交量迅速放大,带来中小盘估值的快速修复,期间由于有美国大选,全国人大以及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影响,导致市场不断在交易政策预期,忽略了当前基本面现实。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9月末政策的转向势必会带动基本面逐步向好,但是不容忽视短期仍存在内需不足,低通胀黏性较强等弱现实的经济问题。市场短期高涨的交易情绪容易放大对未来的利好预期,在报价期内中小盘上涨幅度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理性评估个券的合理价值,依据股票和转债的性价比来确定合理的仓位。 本基金报告期内,债券方面采取短久期票息累计及利率债波段交易的投资策略,在注重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精选中高等级个券,严控信用风险。股票方面,继续持有基本面质地优良,中长期回报可观的企业;转债方面,继续优选性价比高的可转债,争取在向下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未来市场上涨的收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