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华西研究精选混合发起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0.23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2.33%。
从业绩表现来看,华西研究精选混合发起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4.1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423/412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5.28%。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0.93%,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24.75%。

从基金规模来看,华西研究精选混合发起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23亿元,较上一期规模2583.7万元变化了-314.2万元,环比变化了-12.16%。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88.52%,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7.25%。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9.24%,第一大重仓股为纳思达(002180),持仓占比为8.28%。

华西研究精选混合发起现任基金经理为吴文庆。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吴文庆已从业4年又114天,2023年12月28日正式接手管理华西研究精选混合发起,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4.2%。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在9.24新政之后,股市迎来了剧烈的上涨。四季度,随着政策预期的逐步兑现,股市也迎来震荡节奏。四季度基本可以概括为,强预期,偏弱现实的状态博弈。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各项宽松政策陆续落地,另一方面是落地之后到经济层面的兑现需要时间,市场在基本面数据没有兑现前仍然是对政策预期的博弈为主要影响因素。四季度的走势基本跟10.8这一天类似,整体是高位对政策预期的兑现和随之的分化,指数基本在3400点左右反复震荡。四季度在操作层面比较难做,港股回吐了9.24之后的大部分涨幅,A股除了AI端侧,字节产业链有机会外,其他的都相对偏弱,红利有所反弹,市场风格呈现红利+成长的"哑铃型"特征。 我们在四季度减配了医药等增量政策变化较少的行业,增配了港股互联网龙头和A股消费类公司。这个调整主要是依据中央经济政策的方向而进行的适当的调整。回顾四季度,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明年的政策方针、重点工作任务等做了明确部署。在风险挑战中,会议仍将外部环境的变化放在首位,突出外需的不确定。同时,内部环境中,会议明确为"国内需求不足",并点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客观问题。对于2025年的工作任务,本次会议将消费摆在了最优先的位置,而2023年消费仅在第二位,体现了决策层对明年扩内需政策的高度重视。宏观调控方面,财政政策延续"更加积极"定调,并明确"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地方政府受隐债偿还和土地财政收入下滑等拖累,财政力度有所减弱。因此明年赤字率提升、增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等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助力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财政空间用于民生保障支出。此外,针对科技领域,会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针对部分产业领域的"内卷式"竞争现象,会议提出"综合整治","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整体来看,会议对当前的困难评估充分、对明年目标设定明确,战略上提高对短期目标的重视,但以不走老路为底线,战术上保持发力节奏的灵活性但靠前储备资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本轮政策的决心和态度,沿着政策的方向积极挖掘投资机会:在消费层面,明年政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提振消费。一是提高居民收入;二是增加消费场景。可以关注大宗消费(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电动自行车家装)等受益于以旧换新的板块、受益于线下消费场景拓宽及潜在消费券发放的商贸零售板块、以及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概念。科技层面,人工智能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内容中。未来产业也已连续两年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因此可以关注人工智能+、以及未来产业。 四季度资本市场情绪改善主要受政策预期影响,当前进入政策效果验证期,市场情绪有所降温。但考虑到本轮政策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政策工具储备丰富,未来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资本市场也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2025年的资本市场依然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