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C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33.63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4.49%。
从业绩表现来看,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6.24%,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53/926,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3.99%。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7.4%,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59.28%。

从基金规模来看,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C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33.63亿元,较上一期规模30.53亿元变化了3.09亿元,环比变化了10.12%。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1.77%,债券占净值比1.41%,现金占净值比8.27%。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8.26%,第一大重仓股为九号公司(689009),持仓占比为8.91%。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C现任基金经理为杨锐文 曾英捷。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杨锐文已从业10年又94天,2021年2月22日正式接手管理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9.62%。目前还管理着13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股票A(010003),季度净值涨幅为11.43%。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随着上季度末市场大幅反弹,本季度市场波动率明显下降,个股表现结构性分化。本季度,基金重仓股表现相对较弱,科技成长方向相对较强,其中,沪深300下跌2.06%,创业板指下跌1.54%,科创50表现强劲,大幅上涨13.36%。本季度,我们的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尽管我们组合表现最终依然差强人意,但是,我还是对组合中的大部分公司今年的业绩表现是非常满意的。绝大部分公司相对于同行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我最焦虑和痛苦的时候,他们在经营层面的杰出表现成为我最坚强的后盾。展望未来,我越发有信心,因为不少公司已经熬过了最跌宕起伏的成长阶段,从小树苗长成挺拔的大树,希望它们有一天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些企业的崛起已经很难阻挡了,轻舟已过万重山。我深信市场终将会给它们更公允的定价,期待2025年能见证灿烂花开,我们过去埋下的希望种子终迎收获。时至今日,市场依旧充斥着各种怀疑论,市场信心依然是相对脆弱的。事实上,这并不是陌生的场景。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推出四万亿的时候,也有声音认为是力度不足,但是,最终事实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供给侧改革也同样有遇到怀疑,2016年6月底我在大规模投资煤炭股之前也与市场有所交流,那时质疑和看空是主流,但是,当时行业的基本面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大部分人依然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中。这些年来,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对煤炭股利润的正面影响有目共睹,这也是近几年煤炭股持续大幅跑赢市场的重要原因。同样,2014-15年开启的棚改货币化起初也是充满质疑,我也是不相信人群中的一员,甚至到2017年都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轰轰烈烈的地产链行情带来不少十倍股。大家要相信一个常识:市场底部充满怀疑,市场顶部充满共识。我们不能因为普遍的怀疑而放弃独立思考,我们也要相信政策制定者对形势的应对是动态的、有弹性的。从怀疑到共识,这个过程会创造很多投资机会。无论是我们普通人还是大部分的企业,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一味去夸大过去发生的困难与波折,不仅无济于事,更有可能让自己错失很多机会。更有意义的是我们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面对波折要处事不惊,要动态去应对,着眼于未来且立足于现实去抓住各种机会。天天担忧火星撞地球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真有那一天,钱也不重要了。经济遇到困难,危言耸听就会泛滥。哪怕过去高速发展的20多年,我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危言耸听,就譬如,曾经有人断言外资零售商入华将会席卷中国零售市场,逻辑是我们本土零售企业无论资金实力、供应链管理、商品组合和规模效应等各方面都是远不如外资巨头,但是,我们本土零售企业最终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很多完美无瑕的逻辑往往只是纸上谈兵,他们忽视了现实状况以及企业的应对能力。外资巨头会有它难以处理的问题和劣势,本土零售商也有本土优势、更高效扁平的管理和更灵活应对的策略等优势。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今天,我们当下的确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中国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依然在高歌猛进。典型如汽车行业,回想2018年,面对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国产车,我们都还在忧愁国产车的未来出路在哪。我那时候是极少数看好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投资人,也无法想象到比亚迪、理想和问界等车企今天达到的高度,更无法想象小米的首款车型就能如此之火爆。爆火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全产业链优势,正因为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小米才能打造出性价比如此高的产品,才能吸引到那么多消费者。从绝望到全面崛起,我们汽车工业只用了六年。这也印证了比尔盖茨的那句话,大家往往高估一年的变化,低估五至十年的变化。还有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坚定投资的半导体行业,行业的突破与发展这些年一直超我们的预期,今天现在我们的半导体出口金额已超过日韩,尽管我们出口依然是以中低端的成熟制程为主。但是,星星之火已现,长期对先进制程工程化的突破,烈火燎原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在支撑美国宏大叙事的AI领域,我们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宇树(Unitree)的轮足机器狗与开源MoE模型DeepSeek-V3的横空出世震动了整个AI圈。过去十年,我们的朋友圈一直都在惊叹波士顿动力多么厉害,似乎刹那间,宇树的轮足机器狗已经是更加强大的存在,并且成本还便宜如此多。同样的奇迹也发生在大模型领域,DeepSeek推出了极低成本的开源模型,直接把训练成本下降10倍以上。大家突然发现,我们的算力落后还可以通过提升训练效率和降低训练成本来弥补,更重要的是我们模型的追赶速度如此之快。谷歌前CEOEricSchmidt在一年前还宣称美国AI已经把我们甩开了,但是,最近的采访已经彻底改口说,中国的AI已经非常接近美国。OpenAIGPT5.0不断在推后,如果最终推出只是渐进式进步,而不是跳跃式的突破,中国企业迎头赶上将是时间问题。快速的算力通缩也会让中国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最终体现后发者优势。在如此之快的算力通缩之下,当技术发展快于算力通缩,美国AI企业的优势是不断增强,但是,如果技术发展慢于算力通缩,美国企业的AI优势将会不断减弱。AI技术突破并没有一开始预期那么快,算力依然在快速通缩,我们与美国的AI差距并不一定是扩大的,更有可能是快速缩小的。在高端的科技产品市场上,我们的市场也长期被外资品牌占据,这也让很多人对我们的企业创新非常不自信。的确在2018年及之前,我们的经济主要还是以套利型经济为主,到了这几年,尤其是在中美关系蜜月期结束之后,在部分产业面临着“不升级就灭亡”的生存危机之时,我们的创新型经济反而开始快速发展。5年前,消费者还是在追捧BBA,现在,理想、问界和小米等中高端车型爆火也说明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逐步认可。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不仅仅发生在汽车领域,也发生在科技硬件领域,华为、九号、石头、徕芬等中国品牌在不同产品领域都开始占据高端市场。高端及高毛利率市场不再是外资品牌独享,市场低估了中国产业自身的全球竞争力。美国的确是很强大,创新能力也是遥遥领先,但是,产业空心化让美国创新落地越来越难。更大挑战是科技无人区的探索越来越困难,有效转化率越来越低。尽管我们国家和企业的创新仍然处于相对落后,但是,我们有强大的产业落地能力和快速的迭代能力,这些要素帮助我们实现快速追赶并形成局部的超越。制造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全球角度,也难觅中国制造业的各种要素的替代。中国不仅仅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建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具备无与伦比的配套效率和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持续20多年的高考扩招为各个产业提供了全学科的天量工程师。随着科技产业与制造业日趋往多学科融合,这个全学科的工程师优势难以被跨越,就像马来西亚只能招到机械工程师,却难以招到光学工程师,归根到底是因为当地大学甚至没有光学专业;同样逻辑也发生在欧美,在欧洲甚至都难以寻觅电化学工程师,当地人吃不了这个苦和瞧不上这个活。没有足够的人才,如何重建产业?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更非一日之功。中国的科技与制造正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结合且促进。我们产业的突破和发展从未停滞,尽管过去资本市场对科技成长方向预期悲观,但是,这些变化迟早会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这是时间的问题。过去三年的宏观环境对企业层面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外部环境的摩擦和波动,以及国内地产周期的快速下行,很多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挑战。但是,也正是这艰难重重的三年检验了企业竞争力和韧性。在这种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持续成长或者大幅跑赢行业的企业才是百炼真金。当下的市场对这些成长型企业定价并不充分,甚至因为风格偏好的原因,给予了极大的折价,对我们来说,从来没遇到过能以这么低的价格买到一些顶级的成长型企业的机会。短期来看,我们的市场并不完全有效的,大量投资者依然热衷于追逐热点,无论是过去的茅资产、宁资产以及当下的微盘股和题材股,总会出现不理性的现象。我们希望始终保持清醒,保持思考的独立性,不盲目跟随,立足于投资最具成长空间且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回顾过去这几年,我们在产业方向性判断上一直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我们的组合也体现了一定的alpha,但是,组合的波动率依然是不小的,这让持有人的体感不太好。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科技成长股的发展阶段普遍处于早中期,这个阶段的波动率本身就会比较大,再加上过去两三年低迷的宏观经济,更是放大了波动率。随着这些企业近几年的茁壮成长,风险承受能力和业绩稳定性都比过往强大很多,而我们也更加注重攻守平衡,强化估值的安全性,我们有信心未来的投资者体感会大幅提升。新能源产业链,是我们国家高端制造的名片之一。整体来看,我们对新能源产业链信心越来越强,不论是汽车电动智能化,还是风光储等新能源领域。汽车正在经历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变,国产替代向全球出口转变,中国汽车的崛起是全方位的。整车产品在中低价格带国产车已经获得全面的胜利,以华为系(问界等)、理想等为代表的车企在中高端市场发起全面进攻,传统豪华汽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只能以大幅度降价应对,但份额依旧被国产品牌侵蚀的厉害,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传统的合资/外资品牌的经销商转型进入国产汽车销售渠道,预计这将进一步加强国产汽车的优势。汽车零部件国产比例持续提升,出口也是遍地开花,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持续扩张配套当地车企。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在不久的将来预计由汽车大国晋升汽车强国,这将带来巨大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当前新能源产业链供过于需,仍旧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当中,但是,“反内卷”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光伏协会多次牵头组织企业召开“反内卷”座谈会,强化行业自律,呼吁尽快走出价格战“泥潭”,部分发电企业调整风电风机招标机制,不再采用传统最低价中标原则,增加对技术指标、产品质量的评价权重,同时,近期部分电池企业的锂电材料招标持续流标,就是在反应产业链对于持续内卷的抵抗。市场对于这种“反内卷”的行为将信将疑,但我们认为,反内卷的行为不一定立马能看见显著成效,但方向已经改变,作为国家高端制造名片之一,新能源产业链不仅要创造社会价值,也要创造合理的利润。所以,我们对新能源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有信心,落实到投资机会上,我们会更加聚焦具备成本领先的龙头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领域持续创新的企业。关于基金的策略容量我们现在管理的优选、环保优势和创新成长等三支基金均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主要采取之前季报所描述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它们不仅会投资在企业成长爆发阶段,也会有大量投资于陪伴企业成长的早中期阶段,市值分布从30亿至万亿不等,行业分布也较为分散,体现为多层次均衡式投资。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也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但是投资的企业会更偏重于大市值龙头成长股。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和成长领航基金同样定位于均衡成长,但有较多仓位投资于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景顺长城改革机遇基金的持仓结构基本与公司治理、成长领航一致,唯一不同就是仓位,改革机遇的仓位一般会在50-90%之间波动,大部分时间会在60-70%之间。由于对市场相对乐观,改革机遇的仓位现阶段高于80%。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均是团队管理的行业型基金,分别聚焦于科技股与新能源产业。由于聚焦于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这两个基金会体现较高的波动率。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切入的方式实现持续的超额收益,并通过更专业的产业投资让投资者分享产业成长的红利。我们不同的基金将会根据基金本身的规模、策略容量、申购赎回冲击力等因素制定申购限制,总体原则是希望基金规模相对平稳,避免规模急剧波动,这样可以确保申购赎回对基金的冲击尽可能小。结束语最近一年,越来越多国家遇到了执政党危机,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有些极右翼开始上台。美国的量化宽松的猛药的确让经济数据非常好看,但是,特朗普的大胜也反映了大多数群众是不满意现状的。国外的月亮并不比国内圆,我们的经济正处于新旧引擎切换的痛苦期,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如我们的内需长期不足,这同时意味着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如果能有效激活内需,我们受制于外需的波动将会越来越小,需求的稳定性将会越来越强。这样,我们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会形成一个巨大且完整的闭环,这将会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会为我们的产业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信心不足与怀疑论盛行并不是坏事,政策效果的时滞也会让大家形成误判,但是,科技产业的崛起与政策的不断加码,一定会扭转预期。我们更要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努力扎根并深耕产业,不断为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我相信我们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希望未来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感。(上述文章所提品牌仅作举例使用,不代表对具体公司及个股推荐)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