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监管趋严 快钱难赚 新公司生存愈发艰难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张筱翠 2016-08-01 08:27: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市场持续低迷,本想借通道业务冲规模,但监管趋严,“快钱”难赚,新基金公司生存环境越发艰难。艰苦的环境或对成长有利,不少新公司开始放弃走通道业务“捷径”的计划,积极备战主动管理业务。

据了解,通道业务利润率并不高,此前信托会收取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业务费,券商资管介入后,费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新基金公司参与“捡芝麻”主要是因为赚钱容易,短期内能看到效益。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称,通道业务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基金公司来说,在权益类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选择发力通道业务,赚取快钱或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然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迷,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本欲借通道业务,获得突破口,而在监管重拳出击之下,“快钱”难赚,新基金公司通道业务恐难为继。

“近期一直在推行通道业务,现在监管趋严,项目最后没有落地,预计未来公司也不会把资源集中在这块业务上。”深圳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总助对记者表示。

通道业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业务,无法体现基金公司的专业投资实力,但对于部分新基金公司而言,生存是最紧要的,发展通道业务也属于权宜之计。“那些通道业务对利润贡献较大的次新基金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大股东有利润要求的基金公司。”上述基金公司总助还对记者表示。

“在通道类业务发展前景黯淡的情况下,新基金公司必须顺应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发展战略。”华南一家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通道业务监管收紧,基金公司必须放弃‘赚快钱’的思路,将精力集中在体现资管能力的公募业务上。短期看压力会很大,但这有利于新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我们希望上报发行各类涵盖热门题材的公募型基金产品,种下种子,等待行情的到来。”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说。

据记者了解到,发力主动管理业务、拿业绩证明自己,是许多新基金公司的发展目标。然而这注定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行业变局不断,对于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而言,如何顺应政策导向,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他们需要努力学习和适应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