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金布局2017:优质成长股或成下一轮焦点)
上海某基金经理认为,单纯从资金面角度考虑,明年上半年或见到资金显著流入A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A股出现一波单边上涨行情。从资金入场的偏好来看,低估值蓝筹股有可能继续成为资金第一波追逐的对象,但随着行情的深入,在近期调整中逐渐显露出投资价值的优质成长股,或将成为下一轮的焦点。
眺望“资金市”
在不少基金经理眼里,单纯就历史估值而言,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并不便宜,尤其是不少中小盘股又回到高估值的水平线上,但如果明年充裕的流动性被动实现“挤出效应”的逻辑成立,资金从楼市和债市中流入A股市场的话,那就会迎来一波资金推动型的“小牛”行情。
某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表示,虽然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但整体而言,社会上的流动性依然十分充裕,而国内投资渠道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楼市、债市、股市等几个领域,因此,单纯从逻辑上判断,在楼市、债市纷纷“去杠杆”的背景下,资金转而流入A股市场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即便从估值的角度来判断,虽然和历史估值相比,A股并不便宜,但如果和楼市/债市相比,A股经历去杠杆后,已经处于相对估值洼地,这对资金有一定的吸引力。”该研究总监说。
针对近期A股市场的较大幅度调整,海富通股票混合基金经理吕越超表示,此次市场下跌有利于估值趋近合理,甚至有些个股/板块估值已趋于底部,这也孕育了一些投资机会。2017年地产和补库存周期有所改变,预计基建的局部行业会向好,比如PPP,将对经济有正面带动的作用。
调仓布局来年
一位基金公司权益类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在此前大盘蓝筹股的上涨中,他已经将部分涨幅过大的基建类股票抛售,转而布局明年存在上涨潜力的个股。据记者了解,这并不是个案,有不少基金经理都在年末调整仓位结构,为2017年进行布局。
万家基金表示,明年全年的投资策略依旧是关注改革、稳增长以及业绩推动三个层次。经济调结构调整中高科技仍然是未来成长动力,代表未来经济增长升级方向,因此明年配置的策略是蓝筹股与成长股双轮驱动。PPP和蓝筹权重股代表了明年国企改革以及稳增长的动力所在;成长股角度,未来消费需求升级以及新兴产业政策相继落地,相关产业也将迎来业绩快速增长期。
吕越超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处在经济惯性向上、通胀逐步发酵的阶段,从配置角度,可以“自上而下”地配置通胀受益行业,如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的子板块。而“自下而上”的话,重点寻找未来一年内行业格局预计有显著改善的行业,比如国产乘用车,婴幼儿奶粉、配网等。(中国证券报)
*基金备战2017:从防守转向进攻
步入12月,公募基金打响年终“收官之战”。在A股“暖意”初现的当下,多位新财富上榜的策略分析师就迫不及待地喊出“牛市来了”,而作为买方机构,基金经理们则需要用“真金白银”进行“押注”,他们虽然没有那么乐观,但都认为明年的赚钱机会多于今年。部分绩优基金经理已经从“防御”转向“进攻”。(上海证券报)
*货基遭遇赎回压力 基金年底规模战面临变局
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货币基金,实实在在地受到了资金面收紧的扰动。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过去一个多月中,各家公司的货币基金普遍承受了一定的赎回压力。个别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缩水以百亿元计。由于保险公司等主要持有机构的资金面持续紧张,预计基金公司今年很难依赖货币基金来冲刺“年底规模”。往年年底营销模式的改变,将迫使基金行业的生态发生变化。同时,这股风潮也可能影响到邻近的债券市场。(上海证券报)
*中欧基金王培:乐观看待2017年春季行情
近期A股风雨飘摇,但部分基金经理仍对明年市场充满信心。中欧基金王培13日表示,他乐观看待2017年的春季行情,但临近年底,投资者仍需多加谨慎。他认为,前期以大盘低估值为主的行情主要受益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增量资金的推动,以及贯穿全年的涨价因素的影响。他还认为,需要警惕美国加息可能带来股价波动影响。(中国证券网)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