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弱化货基规模排名引热议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李沪生 2017-12-18 09:26: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召开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10家基金评价机构参与交流。

会议认为,近年来,公募基金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11月30日,规模已达11.41万亿元,但货币市场基金占比较大,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增加,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规模及排名产生影响,市场及股东方关注短期排名的导向令基金管理公司较为重视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进一步加快了其规模增长。

会议提出,管理规模并不是评价投资管理能力的关键评价指标,基金评价机构应进一步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

一旦评价机构在统计规模时剔除了货币基金,基金公司会如何应对?

华南一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下发,如果最终数据无法体现出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长,基金公司自然也没有利用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动力。

不过,该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不会轻易放弃货币基金,“近几年已有不少评级机构剔除货币基金后排名,投资者也更重视业绩,货币基金规模本质意义上是基金公司给股东的答卷,所以,即使货币基金规模不再纳入排名,大多数基金公司依然会继续做。”

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总监说,不少机构还是很重视基金公司的规模,“这些机构投资者往往会在参考评价机构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调研,这时候规模依然重要。”

也有基金公司可能选择放弃。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货币基金费率较低,如果是正常增长或许没有问题,一旦采取营销、返利等方式,利润将很难覆盖投入,“如果基金公司不再大张旗鼓冲货币基金规模,有些现象就会逐渐褪去,例如货币基金间歇性的收益补贴。”

此外,该人士指出,部分评级机构将短期理财基金归入债券基金范畴,但这一类基金理应算作货币基金,如果这块最终也纳入,对整个市场的规模影响会比较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