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偏股基金发行冷热不均 渠道主推个别明星促成"一九行情"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张燕北 2018-01-22 09:27: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8年开年以来,公募权益类产品发行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爆款”基金竞相出炉的同时,多只权益类基金延期募集,甚至延至3个月上限,且有不少新基金几乎踩线成立。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分化十分明显,与发行渠道主推个别产品、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等因素相关。据预测,未来基金发行冷热不均趋势会愈演愈烈。

日前,一天募资300多亿的兴全合宜将权益类基金发行推向高潮。事实上,这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已是新年来第三只爆款产品。

1月18日,华夏稳盛公告表示,成立规模高达78.17亿元。1月16日,华安红利精选公告显示,成立规模达50.23亿元。

与此同时,一些基金发行并不那么顺畅。据统计,开年以来已有山西证券改革精选混合、银华惠景、银华惠博等八只基金先后发布了延募公告,其中多只基金将募集期调整为90天左右。

另据数据统计,目前正在发行的148只基金平均募集期限为69天,认购天数在80天以上的新基金多达84只,其中42只基金的认购时间打到顶格,即90天。从首募规模看,2018年以来部分基金几乎压线成立。

针对爆款频出与延期募集并存现状,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发行分化是常态,但今年以来在新因素的刺激下分化趋势尤为突出,甚至呈现“一九行情”。

沪上一位中小型公募副首席市场官表示,渠道对基金发行的作用尤为关键。“据我了解,银行销售非常集中。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银行、券商等仅发力主推个别产品,其业绩回报潜力被多倍放大,与此同时更多基金仅处于保成立状态。”上述公募副首席市场官说道。

一位沪上公募渠道负责人认为,去年基金收益丰厚带来的财富效应是促成新产品发行冷热不均的另一重要因素。他表示,基金整体表现平淡的市场中,各个产品受关注度趋于均衡。但赚钱效应下投资者对公募关注度与认可度骤升,对有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专业机构推介产品追随的狂热度显著升温。

他强调,基金发行冷热不均是市场常态,也是公募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不必对此过于紧张。目前监管政策趋严、渠道注意力转移对公募基金甚至大资管而言是好事,可引导投资者寻求专业渠道理财,转变投资理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