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非标没死":投非标受限额管理 期限匹配是监管底线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7-27 08:26: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细则出台,除了允许公募银行理财可投非标,还解除了券商资管及私募的禁令,投资“非标”实行限额管理,只要不超过净资产35%。

此前,券商资管和私募一度被禁止投资委贷和信贷业务,市场预期“非标已死”。现在,业内人士认为“非标”暂时获得喘息,至少没那么快死掉。

不过,流动性压力虽然得到了缓冲,但打破刚性兑付、去嵌套降杠杆的监管方向并没有改变,只是调整了执行力度和节奏。“存量可以有序过渡,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期限错配了,这是监管底线。”一位券商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投非标受限额管理

日前,银监会、证监会相继出台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这次对“非标”投资有一定程度的松绑,原本很紧张的流动性压力得到缓冲。

过去一年,非标业务规模收缩较快,但非标业务无法直接回归表内,银行资金吃紧无法消化,加上融资途径、非标条款、中间的交易结构等都难以在贷款中替换,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如今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相对缓解了流动性压力,其中提到“公募资产管理产品除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还可以适当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同时,此前对券商集合、定向资管计划和私募投资非标的禁令也解除了。一位上市券商资管部门董事总经理表示,“以前完全不让投非标,现在好歹松绑了一点,短期对券商集合产品是个好消息。”

不过,投非标需进行限额管理,参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则,规定同一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非标债权的金额,不得超过全部资管计划净资产的35%。

期限匹配是底线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相关配套细则允许公募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私募产品等投资非标,但银行实际操作是有很大难度的。最重要的是,期限匹配是监管底线,不能打破。

其中,配套细则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也就是说非标期限要小于等于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允许建资金池、不准期限错配。

在操作层面,可能会导致大部分开放式公募理财不能投资非标,比如每季或每半年开放的封闭产品或每天开放的产品就投不了。

业内人士表示,在券商资管和私募产品方面,证监会依然要求其退出为其他机构、个人或者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非标”业务实际的放松力度并不是很大。

对于资金池的清理,前浙商证券副总裁李雪峰表示,“表象看起来是降规模,实质是要‘三降一升’进行综合治理:即降低偏离、降低久期、降低规模、提升风险留存。负偏离不降,硬性降规模,或会导致新的金融风险,这值得注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