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前11月234位基金经理离职 创近5年新高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王建蔷 2020-11-30 01: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前11月234位基金经理离职 创近5年新高)

今年来市场走势震荡,公募行业的离职潮依然凶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因任期回报较差,难以承受考核压力离任。业内人士分析,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基金经理群体或将加速换血。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来,有234位基金经理卸任且不再管理任何基金,同比略有上升,涉及100家基金公司。具体来看,有59家基金公司离任基金经理在2位以上,其中,嘉实基金旗下共有8位基金经理离职,中邮基金有7位基金经理离职,为离职人数较多的基金公司。

2016年至2019年全年,全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56名、170名、190名、231名。这意味着,本年度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将创近5年新高。

与以往主动选择“奔私”不同,今年以来不少离职基金经理是被调离原岗位。结构性行情既考验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多数离职的基金经理因业绩不佳黯然离场。

深圳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经理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近两年市场维持结构性行情,尤其今年以来市场风格轮动较快,部分基金经理“踩点”失误导致业绩垫底。今年以来多只爆款基金的发行成立,使得基金经理在基金公司的核心地位愈加凸显,明星基金经理出现“光环”效应的同时,市场对绩差基金经理的容忍度也在下降。“大资管时代,在理财子公司等多种资管机构发展完善过程中,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也将面临更为多元化选择,人才资源配置在流动中不断趋于最优。”他说。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一名基金分析师认为,基金经理离职是行业长期存在的现象。市场表现非常好或非常差时,基金经理流动都会增多。牛市是主动跳槽的基金经理多,熊市则会让无法适应环境的基金经理离开。“比如2014下半年至2015年中的大牛市,我们统计了142家公司,在市场上涨的10个月里,平均每个月有23位基金经理离职。在之后下跌的半年时间里,平均每个月有22人离职。而2016至2017年行情较为普通的时候,每年有159人和170人离职。”这位基金分析师介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行业来说,超过200位基金经理离职是非常高的数据。华南一家小型公募产品部人士称,公募基金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基金经理离职率超过10%,投资成绩必然打折扣。

另一位大型公募人士表示,基金经理一定期限内业绩排名并非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基金单位净值涨幅每天都会公开,基金经理压力较大,这也可能导致他们过于焦虑和注重短期排名,采用过激投资策略应对。从历史业绩来看,兼顾多种风格的基金经理投资收益并不好。只有拉长考核期限,基金经理才能从强烈的焦虑感中解脱,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风格,业绩也会稳定很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