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高个贷利率36%降到24% 招联消金“高风险高收益”模式还能走多久?)
8月6日消息,招联消金公布了最新一期金融债发行情况,这已是其年内发行的第四期金融债。与其一同披露的,还有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头部公司之一,招联消金曾在过去的两年中蝉联消金行业的净利润冠军。而从半年报来看,招联消金再次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但是净利高增长的背后,招联消金的“高收益覆盖高风险”金融模式,也让其陷入高息放贷的用户舆论漩涡。
就在日前,消金领域传出个贷利率遭监管窗口指导的消息。从四年前36%的司法保护利率上限,再到如今24%的新红线,消金公司的定价空间被再次压缩,这意味以前高举高打的模式将面临困境。而长期依赖高净息差取得高增长的招联消金,无疑将是这场监管风暴中的受冲击者。
在商业模式面临大考之际,其上市之路或添波折。
高利润来自高利息,招联消金遭用户质疑“高利贷”
根据招联消金披露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招联消金实现营收73.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2.7%;净利润为15.4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66.7%,这样的业绩在消金行业可谓一骑绝尘,甚至秒杀众多上市银行。
如此靓丽的盈利表现,尤其是上半年净利的翻倍增长,或得益于招联消金的“高息”业务模式。据资深银行投资人士测算,2021年半年报招联消金的净息差为11.7%,负债成本仅在3.5%,属于典型的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金融模式。
拉长时间看,这种靠高净息差拉动业绩增长的模式,确实为招联消金带来了出色的业绩表现。数据显示,招联消金的营收从2018年的69.5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8.1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12.53亿元增长至16.68亿元。
然而招联金融的高收益,对于用户来说则是不小的资金负担。老虎财经发现,在黑猫投诉上,有不少用户投诉直指招联消金存在“利息高”、“罚息高”问题。截至8月9日,黑猫投诉上关于招联金融的投诉量已达14126条。
例如,8月4日,有用户发起投诉称,“以前用过招联金融,年利率都是百分之十几,再次使用,招联金融app隐晦调整了利率,利息高达百分之36”。该用户还称,“平台联系本人,愿意以24%的利息结算”。截至目前,该用户的相关诉求似乎依然没有得到解决。8月7日,该用户补充投诉称:“就打了一个电话……没确定最终方案,年化接近36%的利息”。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据了解,招联消金旗下拥有“好期贷”和“信用付”两大产品体系。其中,“好期贷”属于互联网现金借贷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可达20万元,最长借款期限为36个月;“信用付”则为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最长40天免息和最长24期分期的付款服务。
老虎财经通过“招联金融”APP发现,目前其现金借贷产品年化利率显示最低7.3%起,而分期产品则普遍显示为14.32%起。
24%个贷利率大限来临,招联消金上市计划或添波折
依靠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模式在目前看来已经有所转向。
当前,监管对消费金融利率市场的调控开始趋于严厉。从消费金融市场现状来看,去年以来,尤其是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出台后,持牌机构已经纷纷下调利率。而在今年初,央行专门发文要求所有放贷机构在宣传旗下贷款产品时需明示年化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已经司法保护上限修改为1年起LPR的4倍,以当前1年期LPR3.85%计算即为15.4%,但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小贷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则存在争议。
而据最新消息,监管方面可能还要进一步明确设定持牌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上限。8月5日,券商中国报道称,近日,多地监管部门向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将产品年利率降至24%以内。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基本上大家都收到了来自监管的窗口指导,但没有正式发文。”
24%的利率限制,显然将对依赖高净息差创收的消金公司造成冲击,而招联消金也是其中一员。
事实上,在利率的“高限”下,招联消金的净利息收入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的势头。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招联消金的净利息收入分别为68.08亿元、98.77亿元、126.51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速则分别为67%、45%、28%。
从财报来看,招联消金面临的可能不止营收增长难题,还有业务扩张带来的不良走高后遗症。近三年,招联消金的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从2018年末的13.29%一路下滑至2020年末的11.82%,而不良贷款余额则从2018年的13.93亿元升至去年的19.44亿元。
此外,为获得更多的低成本负债,招联消金开始不断发债。随着今年第四期16亿元金融债券的成功发行,年内招联消金已经合计融资70亿元,而在去年招联金融也发行了3期规模共70亿元的金融债,两年不到融资规模已达140亿元。
除了发债,招联消金也在寻求其他的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上市。今年3月,招联消金股东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启动招联消金上市研究工作,期望冲刺IPO开拓融资渠道。
最新的动作表明,招联消金或已在为此做好准备。就在7月底,招联消金的股权变更获得监管批复,招商银行受让招商永隆银行持有的招联消金25.85%股权。目前,招联消金仅剩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两大股东,分别持股50%。对于此次变更,招联消金表示,是为了更好的理顺股权关系。
然而,鉴于消金公司普遍类似招联消金“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加上趋于严格的行业监管,目前在A股还没有成功上市的消金公司案例,招联消金的IPO之路也注定不会顺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放贷利率在强监管下或许还会有进一步的加强,这对于消金公司而言并不利。资产端的收益率下降同样会影响营收,也就说以往敞开步子挣钱的日子在未来或许没有了,只能获取行业平均报酬,这对于喜欢故事的资本市场而言吸引力并不够。
此外,消金公司关于高利率、催收、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投诉也将很难消失,这也将对消金公司上市进一步构成阻碍。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