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11家顶级大行参与筹资,或成“养老第三支柱”!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正式发布《关于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这意味着国民养老公司迈出重要一步。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就有相关报道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考虑设立一家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

(原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11家顶级大行参与筹资,或成“养老第三支柱”!)

8月1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披露了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公司”)具体情况。

《公告》显示,国民养老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111.5亿,涉及业务包括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等业务。

国民养老公司共有17位发起公司。其中,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合计持股66.81%;北京市政府及西城区政府合计持股13.42%,同时国资委旗下的国新资本也有参与,占比8.97%;而券商和保险公司各有一家,为中信证券和泰康人寿,持股2.69%、1.79%。


具体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起人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出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中邮理财出资6.5亿元,持股比例5.83%;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各出资5亿元,持股比例同为4.48%;华夏理财出资3亿元、持股2.69%。

此外,民生银行旗下的民银金投资及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浦成分别出资5亿、2亿元,持股4.48%、1.79%。目前,该公司仍在筹备阶段,或将在年内落地,尚需取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国民养老险公司接下来可能将对银行的短期储蓄向长期养老资产转化做推动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月中信证券的一则公告就透露了国民养老的筹备。公告披露,该合营公司的成立,系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相关部署。

相关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未来5年到10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达到8万亿元至10万亿元。对此,“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中国将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并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截至目前,中国仅有9家专业的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分别为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人保养老。

而在相关保险产品方面,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险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4.3亿元保费;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已积累责任准备金3.3万亿元。

此外,公募基金2016年开始布局第三支柱养老业,截至2020年底养老FOF共117只,规模大道526.77亿元。而银行业(含信托)方面,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发展已近十年,市场规模逾千亿。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障的三个支柱,中国养老金三支柱发展状况仍然不平衡,存在公共养老金占比过高,企业、个人养老金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金融业可以,也应该能发挥重要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