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成绩单:集聚相关企业83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赵娜 2021-09-16 15:2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成绩单:集聚相关企业83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830多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此外,2020年园区人工智能产值达46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娜 苏州报道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人工智能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迅速形成。

记者从今天在苏州举办的2021全球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了解到,苏州工业园区已经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830多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此外,2020年园区人工智能产值达462亿元。

人工智能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苏州市的四大先导产业之一。

根据苏州市推进“一区两中心”建设的预期,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发展高地。 

“一区两中心”包括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今年3月,科技部发文,支持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本届智博会是在今年3月苏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其核心先导区之后举办的首次智博会,也是自2018年以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第四次全球智博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苏州工业园区方面了解到:

  •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累计集聚企业近660家,产值约462亿元,增幅约30%。

  • 当年新增凌志软件、思瑞浦等人工智能上市企业2家,累计10家。截至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园区人工智能企业累计5家,总数列全省第一。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先后培育各级独角兽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31家(独角兽4家、准独角兽27)。

  • 园区企业在芯片和传感器、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信息网络和工业软件等涉及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多个原创性成果,在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上屡有突破,涌现出旭创科技、思必驰、浩辰软件、同元软控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方面的推进也值得关注。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副主任杨小波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以智慧城市为重点,陆续开放了17个应用场景,今年6月又在上海向全球发布了首批1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赋能,加快创新应用落地。

政策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在2020年获批成为江苏省唯一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先导区,随即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并和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国家队”、创新头部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加速完善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市场营销为一体的AI生态。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三年攻坚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园区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着力引育一批创新企业,聚力建设一批重大平台,加快开放一批应用场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据悉,作为苏州市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生力军,苏州工业园区正在积极参与《苏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以及《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的制定。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