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源资本吉星:“反共识”能力越发重要,靠研究发现“水下的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南京报道
12月15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南京市江北新区财政局、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盛世扬子、扬子江基金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暨第四届中国创投责任投资峰会”在南京江北新区召开。
光源成长基金管理合伙人吉星在主题为“股权投资共识下:GP的机会与挑战”的圆桌讨论环节就PE/VC投资共识和换牌桌等话题作出分享。
(图 光源成长基金吉星)
光源资本成立于2014年,已帮助160多家企业完成超过250笔交易,交易规模超过240亿美金或者等值人民币。
吉星观察到,PE/VC市场很多机构的投资领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代表现象如过往关注医疗的机构进入消费、科技制造等领域展开投资。他介绍,光源资本的FA业务也从最初以TMT赛道为主而后根据对于国家政策的学习和国际形势以及未来趋势的研判进行了延展。
吉星在光源资本主要负责资产管理相关业务。他认为做投资应做到“反向操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研究体系建设来发现“水下的赛道”,也就是发现共识之外的新增长点和新机会。
“反共识能力对投资机构和fa都越发重要,它是在市场热点切换越来越快,整体格局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今天所能赚取长期价值以及规避投资时间风险的重要课题。”他强调。
同场讨论中,多位嘉宾就投资机构改变投资赛道的现象,即“换牌桌”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吉星认为这一决定关键在于机构是具备相应的能力结构和认知储备。
“我们一直非常看重交易的完成,背后其实是更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我们是为创始人服务的,在选品all in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长期价值就必须带着买方思维做事。”他以光源资本的投资实践举例说。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