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财联社时评】现出原形,“自产自销”的FOF基金要不得

来源:财联社 作者:彭科峰 2022-03-04 07:1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现出原形,“自产自销”的FOF基金要不得)

一直对外宣传收益稳定、波动较小的FOF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颇有现出原形的架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募FOF产品的年内收益几乎全线亏损,目前仅有一只FOF基金飘红,并且FOF基金年内回撤幅度最大的已经达12%,比很多股票型基金还要惨。

FOF基金号称基金中的基金,并不直接投资股票,而是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被视为是风险小、收益波动较低的产品。此类产品去年发展较快,共成立了130多只。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存在的FOF产品约为270只。

那么,为什么被看作资金“避风港”的FOF基金反而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呢?如果仔细了解FOF基金的配置,我们可以看到,这和当前基金经理的持仓策略直接相关。从现有的持仓数据看,发行FOF基金的机构在选择投资基金时,大多都采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产自销的原则。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基本都选择配置自己所在机构的其他基金,而很少选择其他机构、竞争对手的产品。

笔者认为,这种逻辑看上去非常合理,但却与FOF多资产配置、用一揽子资产平滑市场波动的设计初衷是相悖的。自产自销的配置思路,一方面说明基金公司全市场选择产品的能力很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在主观上更愿意为自家产品站台,方便创造双重效益。以当前亏损额度最大的一只FOF基金为例,其去年底前十大重仓基金均来自该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这种做法,在资本市场行情整体向上的时候,自然更容易推高FOF基金的收益,但当遇到今年开年以来板块轮动、市场极速动荡的行情时,就很容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一损俱损”。

严格来说,这样的FOF基金是不平衡的,只是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产品的简单映射,还将很多原产品的弱点都放大到了FOF基金之中,比如广为市场诟病的持仓集中度问题。从数据来看,有些FOF基金的重仓基金都和大消费、新能源有关,分散度远远不够,无法有效抵御风险。一旦某个板块整体回撤,自然就会影响FOF基金的收益。

笔者以为,今年以来FOF基金大面积亏损的现象,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教训。对于管理FOF产品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说,有必要对这种自产自销的投资风格进行深刻反思,回归到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简单来说,为自家机构站台的私心不可过重,还是应当帮助投资者在全市场选择最好的基金产品,不能在自家公司的小圈子里打转。另外,在进行基金配置时,也应当体现分散投资的原则,不要过于集中某一赛道,尽可能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当然,对于基民来说,未来购买FOF基金时就要更客观去看待,多了解一下产品的具体配置,在多方对照的前提下谨慎选择,毕竟投资有风险,切不可迷信FOF基金稳赚不赔的神话。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