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定投风”起!基金经理亲上阵 真是开金库的“万能钥匙”吗?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6-20 15: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基金经理组团定投引起市场的关注。有的基金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定投链接,邀请投资者加入定投团,有的则是基金经理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晒出投资账单。

(原标题:“定投风”起!基金经理亲上阵 真是开金库的“万能钥匙”吗?)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基金经理组团定投引起市场的关注。有的基金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定投链接,邀请投资者加入定投团,有的则是基金经理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晒出投资账单。

嘉实基金、大成基金、建信基金等机构的基金经理发起多项定投活动,愿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在基金经理的带领下,不少投资者加入定投大军。有人欢喜有人忧,基金经理们亲自上阵自然是好事,但是赎回时间是否告知并未说明。业内人士认为,及时获得赎回信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也有可能造成市场的过度解读。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慧强调,“定投不适合所有人,也并不适合所有场景,同时它并不解决基金选择问题。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选择同自身风险收益偏好及预期持有期限相适应的、历史业绩有保障的基金产品。”

多位基金经理开启定投计划

4月,嘉实基金基金经理田光远启动“双稀”基金定投计划,每周1500元定投其管理的稀土和稀有金属主题ETF产品。

5月初,大成基金刘淼开启定投计划,承诺每笔份额至少持有三年。

5月18日,建信基金基金经理陶灿宣布启动一项名为“圆弧计划”的定投活动,从4月底开始,为期三个月,每天做定投5000元,定投他所管基金产品。

5月25日,华夏基金发起“定投团”活动,由12名基金经理带头定投,每周定投金额在1000-10000元之间;基金经理同步发布“定投日记”,晒出投资截图,分享投资理念。

4月27日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反弹,但由于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不佳、部分规模较大的基金出现净赎回、规模大缩水等的原因,新发权益型基金仍难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基民信心不足。基金经理定投的行为似乎能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因此,在基金经理的带领下,不少投资者加入定投大军。

据知情人士称,伴随着4月底以来市场的震荡反弹,已有部分定投的投资者在这波行情中有所收获。

基金经理亲自上阵定投,令不少基民感到安心,有投资者表示:“有基金经理一起定投,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投资者问:“定投的时候公布,那基金经理赎回的时候会通知吗?”

业内人士认为,及时获得赎回信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也有可能造成市场的过度解读。

在最近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中,对基金公司相关人员购买自家基金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申购赎回披露情况尚未明确。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慧认为,基金公司自购和赎回自家基金都是重要信息。对投资者而言,赎回信息可能提示了只有内部人才能获得的基金风险,例如预期收益不佳,或者因为较大规模赎回可能带来的投资策略无法继续等,对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姚慧强调,投资者和市场也有可能过度解读该类信息,导致基金或资本市场因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而波动加剧,从而加剧基民的损失。总体而言,投资者有获得重要信息的权利,沟通是消除误解的良方,基金公司如果能够在披露该类信息时做出合适的解释,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难以盈利的“痛点”如何缓解?

难以坚持长期投资、追涨杀跌以及不恰当的买卖操作是投资者们难以盈利的“痛点”。众所周知,定投是主动买跌的过程,数据显示,客户在亏损超过-10%时开启的定投收益率明显更高。但是,大部分基民由于无法克服亏损的恐惧而在低位卖出,难以获益。

当前市场已处于估值低位,定投或许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定投应该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如遇亏损,应当理性看待,不能亏之即卖。如果能在亏损时克服恐惧勇敢继续开启定投,可能有超出常人的收获。

根据华夏基金近15年的盈利用户数据显示,盈利的定投用户中,49.3%的用户收益率超过10%,而盈利的非定投用户中仅有38%收益率超过10%。

其中,定投用户获得30%以上收益率的占比为22.8%,而非定投用户占比为16.2%。可以看出,定投为一部分用户创造了相对可观的收益,且盈利体验相较于非定投更佳。

当前是购买定投的好时机,投资者们应注意,在市场估值相对较低时“果断地买”,敢于逆向。同时,在市场估值相对较高时“聪明地卖”,且不可有短期暴富的心态,定投至少需要坚持2年以上的时间。

但是,姚慧强调,因为定投不需要考虑择时,伴随而来的是投资收益被钝化。“定投不适合所有人,也并不适合所有场景,同时它并不解决基金选择问题。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选择同自身风险收益偏好及预期持有期限相适应的、历史业绩有保障的基金产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