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什么信号?年内超百位基金经理“奔私” 证监会:离职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6-22 14:53: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基金经理即将卸任或离职,他旗下的多只产品可能会密集增聘基金经理。

(原标题:什么信号?年内超百位基金经理“奔私” 证监会:离职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2日,华商基金密集发布一系列公告表示,梁浩将不再担任旗下共7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其中包括一只3月1日才成立的新基金。其中,华商万众创新混合(002669)是其任职时间最长、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规模接近19亿,任期内回报率为153.45%。

具体来看,公告显示,华商万众创新混合(002669)、华商均衡成长混合(A+C)由童立管理;华商双擎领航混合(010550)由高兵、张晓管理;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A+C)由高兵管理;华商鑫安灵活混合(004895)由陈恒管理;华商远见价值混合(A+C)由李双全管理;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000541)由吴昊管理。

公开信息显示,梁皓于2012年5月加入华商基金,截至目前,梁皓在华商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超过4年。数据显示,梁皓管理的上述7只基金,规模超过58亿元。

除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外,梁皓管理的华商鑫安灵活混合和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两只基金收益表现也较为突出,任期内回报率分别为155.16%、149.71%。

不过,2020年至2021年,梁皓先后担任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收益却都表现不理想,其中华商双擎领航混合和华商远见价值(A+C)均已回撤超近三成,华商均衡成长混合也已回撤超过一成。

今年3月,梁皓开始担任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A+C)的基金经理,截至目前任职天数仅113天,任职回报率分别为6.84%、6.64%。

早在5月19日至21日期间,华商基金就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基金经理梁皓管理的7只产品将增聘新任基金经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基金经理即将卸任或离职,他旗下的多只产品可能会密集增聘基金经理。

事实上,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公奔私”现象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2022年已有112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73家公募基金,较去年同期离任人数增加了近20%。其中,工银瑞信基金、金鹰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4名;申万菱信基金、中邮创业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天治基金4家的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也达到了3名。

继崔莹、董承非、葛晨、周应波等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宣布离职,相继加入私募或创立自己的公司后,近期,又有一批公募人士转做私募,包括西部利得原基金经理曹祥、工银瑞信资产前副总陈泽锋、天弘基金张技辉等。

一般来说,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大潮与市场的周期有关,部分基金经理会选择在市场底部震荡时加盟私募机构,以谋求更好发展。

百嘉基金董事王群航表示,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一直存在,通常来说,经历过一轮大牛市后,绩优的基金经理往往会收获财富和市场知名度,这更有利于随后在私募发行新产品募集资金。

2007年-2008年,A股进入一波牛市,肖华、赵军等知名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怀抱。2014-2015年,市场又经历一轮大幅度上涨,胡建平、王茹远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奔向私募。2017年以来,市场表现良好,一批基金经理在收获财富和名声之后也选择前往私募发展。

然而,基金经理离任对所管理的产品投资风格、投资逻辑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基金经理们的出走也会使得基民的持基体验不佳。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规定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据悉,该《办法》自6月20日开始施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