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然,全线爆发!)
国际巨头之间的算力竞争,迅速传导至全球产业链。
今日,超级赛道突然全线爆发,光模块、“谷歌链”上涨。中际旭创涨13.25%,创历史新高,新易盛涨8.66%。
多只AI相关ETF上涨。人工智能ETF(159819)涨3.67%,近两日涨5.88%;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近3日涨4.73%。
有分析指出,全球AI领域近期利好催化不断,国内外AI巨头的资本开支规模持续超预期。
这波全球AI浪潮下,A股人工智能主题ETF强势吸金。
一键打包AI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产业分布均衡的人工智能ETF(159819),年内资金净流入80.34亿元,最新规模229.19亿元,居同类断层第一,且为同标的中唯一规模超百亿的ETF;其综合费率0.2%,费率低。
聚焦于AI产业链最核心的算力芯片和应用环节,覆盖澜起科技、寒武纪、芯原股份等芯片龙头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年内净流入资金11.75亿元;其日内涨跌幅20%,弹性大。
AI引爆全球科技股,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的一段采访最近刷屏了:
“在本轮牛市的巅峰,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既可能在A股也可能在港股。”
全球50大市值公司一览:
目前全球市值前三分别为英伟达(30.69万亿元人民币)、苹果(29.07万亿元)、谷歌(27.72万亿元)。
中国市值前三为腾讯(5.22万亿元)、工商银行(2.96万亿元)、农业银行(2.82万亿元)。
...
昨晚的美股巨头走势分化。
英伟达一度跌超7%,总市值较历史最高点蒸发了整整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伯克希尔的市值是1.1万亿美金,沃尔玛才0.85万亿。英伟达的跌幅,能“跌”出一家沃尔玛。
一夜间,华尔街鬼故事来袭。
英伟达芯片龙头地位遭遇严峻挑战。11月24日尾盘华尔街机构在暗池卖出120亿美元的英伟达NVDA。
自伯克希尔披露三季度买入谷歌以来短短7个交易日,谷歌飙涨17%,英伟达反跌6.49%。
谷歌年内涨幅已经高达71%,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
更夸张的是,这一波拉升直接把两位创始人直接挤到世界富豪榜第二、第三位置。那个风光劲头,像极了半年前的黄仁勋。
这不仅仅是股价的轮动,这是一场关于“算力霸权”的背刺。
把英伟达神话击穿的,正是谷歌。就在11月25日,一则消息在华尔街疯传:谷歌正在和Meta进行秘密谈判。Meta计划从2026年开始通过谷歌云租用TPU算力,甚至要在2027年把谷歌的TPU直接部署进自家的核心数据中心,交易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一招,堪称“杀人诛心”。
要知道,英伟达之所以是英伟达,就因为它垄断了铲子。现在,谷歌告诉市场:铲子不止一把,我手里的也很硬。
紧接着就是这一连串的利空轰炸。那种感觉就像是——这场AI狂欢还没结束,舞池中央却已经开始打算换人。
英伟达显然也慌了。
股价大跌后,管理层罕见地出来安抚市场,喊话宣称自家的GPU比谷歌的芯片“领先一代”。
这种反驳姿态,反而让场内的多头更加心神不宁:如果护城河真的那么深,何必急着出来喊话?
而就人心惶惶的时刻,新的鬼故事又再度吹响。那个最喜欢在欢宴时刻吹灭蜡烛的男人——大空头Burry,又出现了。
此前他八成仓位做空科技股,随后注销基金“隐退”,让很多人以为他认输了。
但最近,他又开始对外输出了,而且这一次,他的枪口直指英伟达。
Burry带着一句让市场瞬间炸锅的话——英伟达就是当年的思科,不要以为这次不一样!
他提醒: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可不是由没有收入的垃圾网站吹起来的,而是微软、英特尔、戴尔、思科这些“高利润巨头”推上去的。
Burry指出,那时候思科被认为“提供镐和铲子的基础设施之王”,然后在泡沫破裂后,暴跌了75%。
最后,他甚至引用了芒格那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作为结尾:“如果你到处刺破气球,你是不会成为房间里最受欢迎的人的。”
最近爆出一个数据,更另华尔街感到紧张。
不是英伟达被谁挑战、谷歌又打算怎么抢份额,而是一个更大的隐忧——美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被AI“绑架”了?
美国银行测算,微软、亚马逊、Alphabet、Meta今年要砸下3440亿美元资本开支,占美国GDP的1.1%。BCA Research的策略师警告:“如果没有AI热潮,美国经济现在很可能已经衰退。”
听起来像危言耸听,但美联储会议纪要也罕见提到:“AI预期若突然重估,股市下跌可能会影响金融稳定。”
巴克莱则给出了更具体的数字:若AI科技股跌20%-30%,美国GDP一年内将被拖掉1%-1.5%。
也就是说,这一次泡沫如果破,不只是股民疼,是整个美国经济都要跟着掉链子。
于是市场出现一种诡异而又分裂的情绪:
看多的人说,这是产业革命级别的跃迁,AI是新时代的电、是新时代的互联网,英伟达也好、谷歌也好,它们的撕裂只是竞争期的正常现象。
看空的人说,这是典型的泡沫顶端特征,巨头之间开始互相拆台,资本开支泡沫膨胀到无法停下,一旦掉头,就是2000年互联网2.0版。
两边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没人能给出百分百的答案。
现在的美股,像站在一个模糊的路口:一边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希望,一边是泡沫化风险正在扩大。
而市场接下来的每一个财报、每一条新技术突破、每一波剧烈震荡,都可能成为方向改变的信号。
故事并没有结束,真正的大戏或许才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