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封闭期,不再有限制,持基应当很安全了。”韶婶日盼夜想,终于等到基金开放期,长舒一口气。
“开放期还有风控约束!”邰姐提醒道。
“不是随时可以申购和赎回吗?”韶婶一脸疑惑。
“性急了吧?开放期应做好投资定位,讲究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匹配性持基。”邰姐点中要害。
“急用钱,顾不了那么多了。”韶婶摩拳擦掌,想利用开放期基金申赎便利,在基金账户上一试身手。
“资金应在投基之前规划好。基金封闭期和开放期,是长期投资过程中必经的两个不同阶段,没什么明显区分。封闭期被动坚持操作纪律,到了开放期就放任自流,凭感觉持基,显然不妥。”邰姐苦口婆心劝慰道。
“开放期持基任务不轻啊。”韶婶担心起来。
“开放期讲究适应性投资,强调匹配性管理。投资者结束封闭期,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秩序的基金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开放期基金投资功能和优势。”邰姐直言不讳地说。
“封闭期基金业绩非常重要吧?”韶婶问。
“基金封闭期是基金管理人投资智慧的集成。重视封闭期业绩,更要把握投资知识和经验积累,投资心智沉淀。基金历史业绩只能作为参考,投基就是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能力,投资基金未来。”邰姐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封闭期思维要梳理啊?”韶婶看出玄机。
“基金封闭期,投资者无法赎回,不应认为会得到固定收益。以银行存款利息方式来理解封闭期基金业绩表现,面临基金开放期基金净值波动时,难以承受,就盲目赎回,并不理性。”邰姐指出常见的心理波动现象。
“遇到持续营销怎么办?”韶婶最怕干扰。
“为稳定基金运作规模,基金管理人和代销机构,会在基金开放期,开展一系列基金营销活动。投资者应学会将基金业绩表现、自身持基需求、抗风险能力与持续营销结合起来,在基金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利用证券市场震荡行情,参与构筑基金组合、补仓或者转换等。”邰姐列举基金营销信息。
“分红不是机会吗?”韶婶拿出常见基金分红说事儿。
“基金分红是基金资产由左手转右手,不对基金总资产产生影响。投资者应做好开放期投基问题认知,表现出情绪稳定性,避免到了开放期难以应对基金净值大幅度变动。进入开放期,投资者持基心态和投资行为应伴随基金净值波动而有规则波动。加强基金匹配性管理,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是顺利度过开放期关键所在。把开放期等同封闭期观念,采取不管不问,或频繁操作行为,将会导致亏损情况发生。”邰姐抑制不住激动心情,一吐为快。
“开放期与封闭期密不可分?”韶婶似乎看出门道。
“开放期继承封闭期什么,保留什么样传统,应当摒弃什么,需仔细辨别和定位。基金开放期是不断塑造投资者投资理念,锤炼理性心态的关键时期,积累投资经验丰富时期,管控交易活跃秩序的繁忙时期,更是奠定投资基础,塑造投资文化过程。做好基金投资开放期,关键是要做好封闭期到开放期过渡。封转开那一刻,需投资者重新审视,正确把握基金投资风格与特点,注意不同类型基金开放期后业绩波动和市场表现。封闭期内,投资者对新基风险收益感受不明显,到了开放期,这种敏感性会越来越强烈。投基风险,大多数是在封闭期转开放期后,没及时进行观念更新、组合构建、基金匹配性管理造成的。”邰姐一针见血地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