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六家私募机构 受基金业协会处罚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曹乘瑜 2015-05-28 10:34: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市打击非法私募活动专项整治行动26日拉开序幕。非法集资、公开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违反合格投资者制度、飞单销售等五类非法行为将被重点整治。目前已有6家机构受到处罚,中国基金业协会对其采取撤销登记、加入黑名单和暂停备案等处理措施。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是根据北京市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总体部署,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北京证监局会同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共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国基金业协会表示,此前中国证监会在“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中发现,个别机构或其业务合作对象涉嫌以私募基金为名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对金融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行业形象。其中,中金信安、中金赛富、中投金汇、山西和利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华兴泰达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北京市打非办进一步调查。基金业协会拟对上述机构依照规定撤销管理人登记,并对有关责任人员加入黑名单。此外,经调查核实,首誉光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合作机构涉及非法私募活动,已被基金业协会暂停备案3个月。

中国基金业协会介绍,现有案件显示,非法私募活动通常有五大特征,一是未履行登记或备案手续,或者借用登记机构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活动;二是通过公众媒体或公开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推介;三是承诺保本保收益或以承诺预期收益率等方式暗示保本保收益;四是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五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采用“飞单”方式销售私募基金。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以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重点,组织进行专项摸排、集中整治和重点打击,发现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中国基金业协会、北京证监局将和北京市各部门继续建立健全防范和打击非法私募活动的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基金业协会提示,投资者在购买私募基金时,应当查验相关机构及其产品是否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续,非法私募活动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现非法集资活动或有关线索,投资者可以通过“12345”、“12386”等热线电话进行举报投诉。(曹乘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