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漩涡中的量化对冲产品: 私募避险搁置发行 公募称未受影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李洁雪 2015-08-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7月31日,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本为牛市配角的量化对冲策略和程序化交易瞬间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

当日,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公告,对存在重大异常交易行为的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并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随即,包括个人及多家知名私募在内逾30个异常交易账户逐一曝光。

一片热议之中,身处量化对冲第一线的投资者承受的压力不断加码。有私募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担心在操作上受到限制,已取消原定近期发行量化对冲私募产品的计划。

相较之下,公募方面情绪尚为稳定,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旗下量化对冲产品目前操作正常,几乎未受影响。”

部分量化对冲私募或搁置

本轮被查处的证券账户中,对冲类产品几乎首当其冲。尽管相关事项还在调查之中,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不少机构已开始感到紧张。

深圳一位“公转私”的基金经理李晨(化名)向记者透露,其原打算于近期发行一款结构化量化对冲私募产品,但由于担心监管层可能会进一步出台限制部分类型交易的临时性措施,因此取消了产品发行计划。

李晨有些遗憾地表示,“银行那边优先资金都已经找好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现在这个事情一出来,都不敢发了,只能先暂时等等。”

延迟产品发行计划的并非李晨一人。上海一位券业人士陈俊(化名)亦坦言,虽然其所在券商并未接到有关不能进行量化对冲及程序化交易的窗口指导,但“毕竟会里正在严查账户,还是小心为上,近期将不再发行对冲类产品。”

陈俊透露,除了来自会里的压力,近期客户情绪也有所变化。“之前我们与一家私募合作发了一款量化对冲私募产品,当时正逢股市强烈震荡,这款产品几乎被秒杀。但这两天程序化交易甚至套保也要被查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客户担心产品不能正常运作,说后悔买了这个产品,弄得我们也十分尴尬。”

不过,来自平安银行某分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量化对冲产品在大跌中业绩突出,非常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因此近期发行量大幅增加。目前其负责的对冲产品销售并未“遇冷”。

公募称受影响较小

相比私募的谨慎,公募基金则较为“淡定”,记者采访了多家有相关量化对冲公募产品的基金公司,对方均表示受影响不大。

其中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王凯(化名)回应称,“查程序化交易这件事对一般公募基金并无影响,一方面目前公募基金套保期货一般会与现货匹配,我们的对冲基金持有的绝大部分是沪深300成分股,针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套保投资属正常合规交易;另一方面,这次查处主要是对CTA高频策略影响比较大,我们的对冲基金采用的是低频交易,所以没有影响。”

“当前监管策略对单只公募基金的额度并没有具体限制,主要是根据现货市值批准相应的套保额度。而且当前对于股指期货投资限制的措施只是应对极端市场环境的短期策略而非长期政策,在市场恢复正常后限制措施应该会解除。”王凯补充。

而沪上另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方文(化名)则表示,“现在会里对这块是比较敏感的,经常会给各个单位发邮件,但目前在单边下降的市场其实也没所谓要不要做空,因为公募的期货是与现货匹配的,只要不持有现货,也就不需要做空了。”

日前,公募基金中共有12只(分A、B类)产品采用的是量化对冲策略,这12只产品在市场大跌期间均表现稳健并远远跑赢大盘。

Wind数据显示,自6月15日至8月3日期间,上证综指下跌了29.87%,而同时间内,12只对冲基金仅4只下跌,其中海富通阿尔法对冲下跌2.43%,跌幅最大;其余8只基金皆上涨,广发对冲套利上涨4.03%位居第一。

方文表示,“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我们的运作一切如常,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不过还是会有比较谨慎。”

(编辑:巫燕玲,邮箱:wuyl@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