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券商PB业务 迎发展良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张莉 2016-02-22 10:57: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春节期间,基金业协会连续发布新规,对私募基金登记、内控等环节进行规范,其中要求“期限前未备案产品将被注销牌照”。在“私募”保壳的背景下,不少券商陆续推出私募基金综合托管的“一揽子服务计划”,并推出各类低门槛、低费用的营销“战术”,意图吸引私募客户进驻。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继配资清理、接口转移以来,券商主经纪商(PB)业务又一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私募或现迷你产品

新年以来,从私募内控指引、私募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到私募备案登记要求,私募行业的监管收紧引发了市场普遍关注。根据最新私募登记备案的规定,若新登记的私募6个月内未备案首只产品、登记满12个月但在今年5月1日前没有备案产品的,以及登记未满12个月但在今年8月1日前没有备案产品的,这三类情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均将面临被注销资格的情况。

在私募人士看来,此次新规的主要目的旨在清理一些以私募公司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或违规业务操作的“空壳”公司。但新规发布后,一些已经备案但没有及时发行产品的合规私募,则面临产品发行时间期限大幅缩短的情况。“行情不好,很多公司新成立但不敢发行产品。在新规背景下,私募只能快速发行产品保住资格,预计市场上或出现很多百万元级别的迷你保壳产品。”

而据券商方面反映,近期私募产品发行的需求增加明显,不少私募机构来券商咨询相关托管、外包等服务费用,预计在新规效应下,市场会迎来一波私募发行潮。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已登记但未发行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

机构PB业务竞争激烈

在私募产品发行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多数券商嗅到商机,在春节后陆续推出了针对私募机构“保壳”产品发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条件,旨在吸引更多的私募客户进驻。而这也是在此前清理配资、私募或信托接口转移至券商之后,券商主经纪商(PB)业务又一次迎来火爆发展的时期。

据悉,目前申万宏源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投证券等多家券商都已经推出或正在推出私募综合托管服务“首发计划”,券商下属营业部人员亦在推广此项业务,其中在托管、外包费用、规模门槛、产品成立时间等方面均有力度不小的优惠条件。

以规模门槛为例,不少券商开始将以往千万元级别的产品门槛调整至200万元左右,而一些小型券商为招揽客户甚至直接将门槛降低至100万元左右,并配备诸如快速通道等服务条件。除了门槛要求之外,部分券商承诺可以降低收费、加速操作周期、寻找律所资源等一条龙服务,吸引更多私募客户资源留存。

不过,除券商审核环节之外,当前监管部门会对私募进行严格审核最终实现产品备案。在此过程中,仍有不少私募面临淘汰,这意味着私募的“保壳产品”存较大不确定性。业内人士担忧,在当前的私募“保壳”混战下,券商抓住机会发展业务无可厚非,但是若过度竞争、盲目争抢客户资源,对私募合规及相关资质审核要求放松,可能会向券商机构自身引入不小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