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吃一堑长一智 选基不可忽视匹配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兰波 2012-08-27 09: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你现在调整基金品种,能不付出代价?”桑嫂盯着咸伯的股票型基金持仓单说。

“确实,做什么都要制度先行。”咸伯意识到选基失误之处。

“‘投基有风险、参与需谨慎’,不能只挂在嘴边上儿。购基之前需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不知你怎么过关的?”桑嫂感到纳闷儿。

“2007年是持续上涨行情,基金净值一天上一个台阶,购买赚钱的股票型基金都忙不过来,哪儿有时间考虑匹配制度。”咸伯回忆当初牵手股基时的情景,“我选择的是清一色股票型基金,本打算低成本补仓呢。”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基金未来,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能力。”桑嫂一针见血地指出。

“选择有分红能力的基金总可以吧?”咸伯说。

“基金分红与否,不会对基金未来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只是将投资者持有基金资产由左手转右手。”桑嫂道。

“选择股基有哪些方法?”咸伯带着惊诧的目光问。

“定期定额投资法。投资者热衷股票型基金,又没能力控制选时风险,利用固定渠道、固定资金、固定时间,进行固定基金投资,是不错的选择。发挥基金管理人提供基金转换功能的作用,牛市行情下,将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转换成股票型基金增值;震荡行情下,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避险,是不错的后续匹配管理措施。”桑嫂说。

“吃一堑长一智!”咸伯感叹道。

“这就是匹配制度与选基同时落地的结果。有股基意识,股基性格,不一定有想要的股基结果。匹配制度悬在空中,怎会不造成持基的尴尬?”桑嫂表达出投基亏损的惋惜之情。

“真的?”咸伯心头一颤。

“评价股票型基金,动不动是基金业绩排名,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相同类型基金,投资风格及特点相似,决定基本面相近,投基逻辑相通,市场震荡时相互影响,也就难和谐相处了。面临系统性风险,集中持基弊端暴露无遗。”桑嫂说,“股基净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波动频繁,价差明显,带来较多操作空间,这有利也有弊。如果基金组合中有保本型基金,还用挖空心思保本?如果基金组合中有货币市场基金,方便快捷申赎,怎会感到生活资金紧张?”桑嫂探查原因。

“匹配也该有个性吧?”咸伯说。

“伴随投资者投资经验增加、投资知识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可将保守型基金及稳健型基金组合适度调整为激进型基金组合。只有对基金组合风格渐进性和演变性有所了解,才能读懂匹配本质。”桑嫂说。

“有基金匹配性,评价投资好坏不是更好办了?”咸伯若有所悟。

“基金投资需运用多种资源、把握多种视角、控制多种方位、运用多种市场条件、需多种环境配合。执行匹配制度,从纪律层面约束投资者匹配行为,丰富匹配内容,有助于更好地分辨基金投资成败。”桑嫂脱口而出。

“匹配制度价值不小?”摩拳擦掌要练手。

“基金匹配性从选基那一刻就体现出来。有匹配制度,基金品种多样化可转换理财路口,运用定投熨平证券市场波动风险,保持资金流动性,选择货币市场基金,寻找资金正常认购赎回出口,不再为基金被动投资寻借口,维护持基份额稳定性,树立基金口碑。”桑嫂分析出咸伯应该努力的方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