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季报解析 - 正文

二季报点评: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基金季度涨幅-12.71%

来源:证星基金季报解析 2024-07-20 05:49: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0.0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12.71%。

从业绩表现来看,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6.6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356/3843,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6.2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32.83%,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42.99%。

图片

从基金规模来看,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0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5.65万元变化了6.99万元,环比变化了44.65%。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85.09%,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4.98%。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7.47%,第一大重仓股为康方生物(09926),持仓占比为7.85%。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图片

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现任基金经理为操昭煦。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操昭煦已从业3年又198天,2023年2月22日正式接手管理泓德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39.92%。目前还管理着3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

图片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4年二季度医药板块延续了一季度较差的趋势,报告期内中证医药指数下跌了10.14%,而同期万德全A指数下跌了5.32%。在宏观经济较弱,行业内收缩性政策较多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内部表现最好的还是相对低估值、高股息率等安全边际较好的个股。本组合在二季度维持了高仓位运行,减少配置了一些成长性与估值不太匹配的个股,增加了创新药、医疗服务等子行业的配置。过去几年,医药行业从一个受市场追捧的热门行业迅速跌落到出现在多年跌幅榜前列,这个过程不断捶打、考验着对医药股的投资逻辑。我们认为经过连续3年的洗礼,实际上已经能够看清楚在新的时代,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依托在这些发展方向上的投资逻辑。这里阐述如下:1)医药行业的供给过剩很极致,但高质量的研发竞争也产生了附带好处:现阶段我国经济内生的供给强而需求弱的矛盾,在宏观上以及各个行业都有所体现。而在医药行业里,供给过剩却不多为人提起。如果从生产角度看,医药制造业是天然过剩的,但这不是问题,行业的全部价值其实都是依托于其产品的知识产权而存在。实际上,在过去十年里,无论是早期的归国生物人才创业热潮,还是在2019-2021年的资本热、融资狂欢催生了大量Biotech公司,以及3年疫情的需求拉动,都造成了国内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能力过剩。这种过剩一方面当然带来了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让我国的药、械企业的研发水平迅速卷到了一个新高度,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去触摸国际医药研发的前沿。一个证明就是,过去2年尽管国际医药市场也是融资寒冬期,但是国际药企从我国医药公司购买知识产权的案例数屡创新高,几十亿美元的大BD案例也每年不止一起。诚然当下国际环境对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阻力,脱钩断链的阴云一直笼罩,医药行业也在今年上半年首先遭遇到了冲击;但是我们认为,医药行业这种以知识产权出海的形式分享更大的国际市场的方式,会比制造业出海更有韧性。因为这种形式更加深度的向国际大企业分享利益,且真实的帮助各国民众提高生活质量,是仅存不多的能实现多方价值共赢的地方。2)弥足珍贵的国内明星:同样是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国内市场真正可期待的政策利好只有一种——调高医药行业的产品标准,即实质上的供给出清。更加有区分度的产品审批、准入、支付政策,会让低质量的“创新”不再能够通过场外因素裹挟市场资源,让真正高质量的创新成为国内明星产品。可想而知,这类的国内明星是非常稀缺的,它一定是填补了某个领域空白的产品,但不能仅以产品性能、技术角度去评判,还要从国内支付能力角度去评判,因此有些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国产产品在国内也不一定是高质量创新,这是我们投资中要注意的风险。而反之,如果只是在既有水平上的进步,领先别人一步,我们认为在国内高度内卷的行业环境下它很难维持持续的领先,这类投资标的不是很好的选择。3)永远在竞争中的医药行业,是否存在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有很多方面要求,其中重要一点是可以保持长期的优势,不容易被颠覆。从这一点来说,行业内的国际巨头也依然逃不脱需要不断参与激烈研发竞赛的宿命。在过去十几年,国内医药行业以1-2倍于GDP增速快速发展的时段内,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性是医药投资的主旋律,但展望未来行业增速回归个位数后,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又必须被重视起来。仅以医药制造业看,国际上众多百年大药企能建立壁垒的核心也是渠道掌控力,这种方式在中国市场不太适用;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零售、医疗服务等医药的下游公司,它们又是可以建立非常高的壁垒的。这类公司刚刚走出高速发展阶段,过去发展中掩盖的问题需要在近几年调整,在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负债表质量、建立长期品牌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定能从中找出未来能给股东带来持续稳定回报的公司,且几乎各个领域都会诞生有品牌的龙头公司。整体来说,对于已经下跌了3年的医药行业,我们认为都需要从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以历史为参考的估值分位数显然已不能用来说明新环境下的贵与便宜,但是在当前不少公司修正长期预期后的估值也早已回到合理水平以下,我们也应该对其保持更积极的态度。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康方生物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