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1.82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1.61%。
从业绩表现来看,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15%,在同类基金中排名772/103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0.35%。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7.09%,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9.39%。

从基金规模来看,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82亿元,较上一期规模6.27亿元变化了-4.45亿元,环比变化了-71.03%。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14.39%,债券占净值比113.35%,现金占净值比4.6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4.4%,第一大重仓股为皖通高速(600012),持仓占比为0.61%。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现任基金经理为贾鹏 孙慧。其中在任基金经理贾鹏已从业9年又330天,2019年6月28日正式接手管理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6.72%。目前还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银华多元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012434),季度净值涨幅为2.57%。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回顾二季度,经济基本面边际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在政策合意区间。结构上,供需裂口较前期有所收敛,且存在出口链条、设备更新改造等亮点。货币流动性方面,二季度呈现资金面分层阶段性弱化、央行流动性投放适度均衡的特征。权益市场在二季度围绕政策预期与经济现实展开博弈,总体经历了较大波动。分行业看,市场保持分化格局:红利风格占优,大金融、家电、公用事业、煤炭等超额收益明显,科技方向也有主题反弹,消费和地产方向则相对偏弱。债券市场在二季度延续上涨行情,基本面磨底下机构普遍存在配置压力。不过,随着收益率快速下行至低位,债券市场波动性有所放大。转债市场总体跟随权益节奏,几度出现品种层面的明显调整。操作上,我们总体保持了均衡的配置。股票方面,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了一些结构调整。考虑到消费整体的修复力度仍然较弱,我们适当降低了消费和医药的持仓,增加了低估值红利资产的配置。在科技方向继续做高低切换,小幅兑现了一些弹性标的,增加了一些低位行业的配置,如电子、军工等。债券方面,结合整体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保持一定久期下,结构上积极进行了利差轮动操作,充分挖掘曲线结构上的定价机会。在转债的投资上,操作重点在于以精选结构的优势来对抗资产整体负凸性的劣势,并在比价优势明显时进行大类资产间的阶段性切换。展望三季度,我们将继续在把握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机会。基本面层面,地产政策的调整与发力,财政发债与开工节奏的加快,均有利于宏观预期的边际改善;流动性层面,美国通胀与降息交易在波折中推进,短期内再度处于通胀降温与流动性改善窗口,同时国内在呵护经济的诉求下,总量宽松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地。当然,对于权益资产而言,高度与持续性最终仍然需要看到政策到盈利端的兑现。在此之前,交易节奏以及其他风险因子的扰动仍然不可避免。对于纯债资产,机构欠配的现实压力下,市场倾向于更多交易现实而非预期。不过,接下来低利率、低利差、高波动也将逐步成为市场新格局。操作上回归中性,以利差轮动与骑乘策略为主。转债继续保持适度积极的操作,核心是机会成本角度进行多资产比价。不过在这过程中,择券依然重要,转债组合需持续保持在风险收益比占优的凸性状态。具体到权益资产方面,市场重回低位后,我们对中期机会保持乐观,当前时点耐心更加重要。向后展望,7月国内有重要会议召开,届时政策脉络进一步明朗,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提升。结构上看,考虑到7-8月市场逐渐迎来业绩披露期,处于行业周期拐点或者业绩景气确定性高的板块有望出现行情催化。科技方向:展望三季度,分母端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分子端是影响股价更重要的因素,重点关注接下来的中报和三季报。横向比较科技制造大板块的不同方向,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首要关注业绩好的方向,对应海外算力、电子。2)其次适当关注科技内部的困境反转方向,以景气度触底和股价位置偏低为主要标准,我们判断军工行业、以及设备更新改造方向(比如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汽车锂电行业、储能都可能存在上行修复催化,中报落地前后,行业贝塔可能逐步由弱转强,不过,这些行业的选股更重要。消费方向:短期看收入预期走弱仍是压制居民消费力的主要因素,当前的股价也基本反应了较差的基本面。中期看,结构变化仍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重点,寻找更高质价比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趋势,一些具有强供应链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公司有望通过份额提升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关注出口制造、黄金珠宝、啤酒、餐饮、两轮车等细分领域龙头。另外生猪养殖板块经过连续的产能去化后,当前已经进入基本面右侧阶段,未来随着猪价上涨,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对于医药,板块上半年表现低于预期。认为行业当下处于底部区域:一方面,下半年随着基数的回落,政策对基本面的影响会边际减弱,同比数据有望逐步修复。另一方面,医药行业的成长性依然很好,老龄化带来需求高景气度,同时创新出海也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这都给行业带来更多机会。因此我们仍然维持一定的配置比例。低估值方向:从中长期角度看,宏观经济仍旧在转型阶段,当前低利率环境大概率还要延续,在“安全”和“防御”为主的投资风格影响下,红利策略仍然具备长期的配置价值。如有回调可关注银行、交运、石油石化等。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