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2.64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2.55%。
从业绩表现来看,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1.7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662/88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6.1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39.79%,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66.54%。

从基金规模来看,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2.64亿元,较上一期规模2.62亿元变化了194.31万元,环比变化了0.74%。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4.61%,债券占净值比4.62%,现金占净值比0.8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65.63%,第一大重仓股为立讯精密(002475),持仓占比为9.92%。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现任基金经理为陈平。其中在任基金经理陈平已从业8年又363天,2015年7月25日正式接手管理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37.49%。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回顾整个二季度,市场普遍下跌。二季度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下跌2.43%,深证成指下跌5.87%,沪深300下跌2.14%,科创50下跌6.64%,创业板指下跌7.41%,中证800下跌3.27%,沪深300跑赢创业板指5.27%。二季度各行业指数也是以下跌为主,银行行业上涨7.59%,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上涨5.31%,交通运输行业上涨2.74%,煤炭行业上涨2.33%,电子行业上涨0.72%,是仅有的5个上涨的行业;计算机行业下跌14.06%,商贸零售行业下跌16.21%,传媒行业下跌19.81%,消费者服务行业下跌20.38%,综合行业下跌25.39%,是领跌的5个行业。二季度偏成长的TMT行业总体也是下跌的,电子指数上涨0.72%,通信指数下跌0.29%,计算机指数下跌14.06%,传媒指数下跌19.81%,中证TMT指数下跌1.17%。本基金按照科技先锋基金契约规定的投资方向,主要投资在科技类成长股中。经济方面:4月之后,市场对经济失速的担忧减少,外行纷纷上调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前经济总体还是比较弱,最新的6月官方PMI数值为49.5,连续2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房地产等各种政策持续出台,后续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两会给出今年的GDP增速目标是5%,目前预计可以实现。业绩方面:A股上市公司即将迎来中报,总体业绩预期仍然较弱。经济弱复苏,政策态度已经明确,后面持续关注政策的实际力度和效果、实际经济增速。估值方面:经过2022年至今的下跌,全市场的估值都显著回落,成长类资产的估值更是大幅回落,回到历史低位。目前A股市场仍处于估值低位,当前(2024/07/03)主要指数中,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800、创业板指、中证TMT指数、中信医药行业指数2012年至今的PB分位数分别是3.59%、8.21%、4.91%、9.29%、18.72%、0.07%。TMT四个行业指数的估值也在十年历史估值中枢以下。相应的,各指数的风险补偿仍在历史高位。中证TMT指数的风险补偿比2022年10月份的极高值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处在正2倍标准差附近,当前的估值仍属于很有吸引力的位置。无风险利率方面:2023年的CPI和PPI总体低位运行,今年CPI仍在0附近,最新的6月数值为0.2%,PPI仍在负值区间运行,最新的6月数值为-0.8%。2023年中国无风险利率总体是下行的走势,十年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末的2.84%下降到2023年末的2.56%。2024年以来又继续下降到目前的2.21%,后续还有继续下降的预期。美国无风险利率下降的预期被推迟,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保持目前的利率不变直到2024年9月开启第一次降息,之后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欧洲和加拿大央行6月已经开始降息。美国的无风险利率下降对全球风险资产构成利好,但实际降息进程需要观察。风险偏好和风格方面:站在当前时点去展望2024下半年DCF的三要素业绩(分子)、无风险利率(分母)和风险偏好(分母)的预期变化的时候,预期调整为经济弱复苏,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一般;美国无风险利率持平后下降,中国无风险利率走平或下降;市场风险偏好预计不会更低,这些变化有利于权益资产价格上行。全年大方向来看,整体市场在估值低位+定价因素变化向好,我们认为仍应该看好权益资产在未来的表现。其中相对更看好成长股,因为利率下行、风险偏好回升都使成长股的股价弹性更大;经济只是弱复苏,多数资产总体分子端贡献不大,而成长股的分子端增速更快,更有吸引力。投资策略:公募基金机构年初至今大幅减仓了电子、医药等成长股。但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基本面已经走出低谷,后续预期逐渐向好。考虑到业绩趋势和估值所处的情况,我们认为看长一点,成长股目前较有吸引力,看好AI、电子、医药。A股的AI在2023年下半年似乎已经遇冷,但全球AI产业还在持续进化着,尤其以美国市场为代表,新的产品仍在不断出来,AIPC和AI手机渐行渐近,美股AI相关标的不断创新高。国内的AI行业也在持续进步,AIPC和AI手机等硬件落地时AI产业也会跟中国关系越来越大。目前的AI行情可能只是前期的一小段,行业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往往会高估短期的变化而低估长期的变化,对此我们保持持续关注和密切跟踪。电子和医药都属于机构目前持仓低,估值低,但后续基本面预期好转的情况,我们也重点看好。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