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股票C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1.47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6.1%。
从业绩表现来看,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股票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3.2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717/88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6.1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32.23%,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6.86%。

从基金规模来看,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股票C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47亿元,较上一期规模2.42亿元变化了-9523.93万元,环比变化了-39.34%。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4.47%,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5.71%。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25.15%,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移动(600941),持仓占比为2.97%。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股票C现任基金经理为吴培文。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吴培文已从业8年又296天,2022年4月1日正式接手管理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股票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6.82%。目前还管理着7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汇丰晋信策略优选混合A(016174),季度净值涨幅为3.89%。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我们通过价值先锋产品,争取打造一个偏向于低估值风格的投资方案。该投资方案重点关注低估值的成长股、高股息率的成长股、处于运行周期低位或上行期的周期股,以及其他可能被价值低估的标的。这些类型的标的,通常在以估值-盈利为基础的价值投资框架中具有相对的估值优势。同时,我们还会优先对公司质地、业绩趋势、产业趋势等可能明显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做综合的考虑。我们管理本产品时用到的投资策略和流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我们精心设计,严格实施的结果;是对汇丰晋信“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的投资理念,在产品层面的落实。会有助于我们的产品被投资者更容易地理解,更容易地使用。虽然面对股票市场,我们一定会有因时而变的投资观点,但我们更希望投资者关注到我们对产品投资框架的坚持。虽然我们的投资框架是相对稳定的,但我们会动态地评估具有投资潜力的方向。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的投资较多地聚焦到了新质生产力和大众消费,持有了数量较多相关标的。这是我们根据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的趋势,做出的抉择,并基本保持至今。目前资本市场总体仍处于低位,尤其不少成长和消费板块经历了较长期的回调,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即使在这些过去比较热门的领域,也可以找到较多符合低估值策略的标的。2024年1季度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大市值和高股息以外的标的,回调幅度普遍比指数更加显著。即使很多前景较好的标的,也未例外。这是由于市场在弱势下,这种标的相对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虽然二季度前期有所反弹,但未改变一季度呈现的市场结构。过去3年,市场已经释放了较大的估值压力,当下已有较多成长性的标的进入了PE20倍以内的区间,不少PB在2倍以内。这种情况在A股历史上并不常见,但也有过若干次先例。比如,2013、2018年都出现过类似的市场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历史上此后都出现了偏成长风格的投资机会。这说明市场一直在变化,随着标的估值不断地此消彼长,此前表现受压制的资产中也会孕育机会。当前全球的科技创新正在进入一轮集中涌现的高峰期,我们认为要重视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成长性标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以及低空飞行、生命科学、商用航天、卫星通讯、虚拟现实、核能等众多重要领域,近年来都出现了标志性的技术进展。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创新并非是线性发展的,可能在相隔较长时间后,出现一些集中涌现的阶段。我们判断,当前技术创新正在从量变汇聚成质变。使得时隔30多年,新一轮“康波”周期蓄势待发。我们要预备科技创新集中涌现这个核心假设,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重要影响。部分全球产业界的核心公司,在基本面和定价上已经表现出积极的反馈。要重视后续向国内公司扩散,以及向下游应用扩散的趋势。在配置方向上,我们当前在本产品中的核心思路是把握新质生产力和大众消费的大方向。在本产品中,我们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这些领域中具有较好盈利能力,并且PE估值相对较低的公司。在四月的政治局会议中,除了继续强调新质生产力和扩大消费相关的事项,还指出支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销售下滑相对明显,预计在政策支持下后续会有所改善。这可能进一步改善宏观预期和环境,为市场的整体平稳创造条件。在个股标的选择上,我们将重点挖掘上市公司中的高质量发展案例。争取使配置方向与时代的变化同步。同时我们争取把个股覆盖的宽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找到尽可能丰富的投资标的,控制持仓的相关性,增加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站在中长期的维度上,我们相信2024年正孕育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中国资本市场仍将为投资者创造资产增值的机会。我们将继续平衡把握机会和风险,保持不骄不躁,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