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C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0.01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19.65%。
从业绩表现来看,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48.8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841/3843,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6.2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48.95%,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63.22%。

从基金规模来看,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C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01亿元,较上一期规模331.73万元变化了-196.6万元,环比变化了-59.27%。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89.28%,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0.79%。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1.47%,第一大重仓股为泽宇智能(301179),持仓占比为4.19%。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高兵。其中在任基金经理高兵已从业8年又218天,2022年5月19日正式接手管理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53.13%。目前还管理着7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4年二季度经济政策保持了足够的定力,经济数据处于逐步筑底的过程,消费者信心也处于恢复重建中。中央在保持定力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转型升级是未来政府工作和政策的重要抓手。从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上证指数处于小幅下跌,科创100和创业板指则有比较明显的跌幅。中小市值公司以中证2000为代表的指数在经历2月初以来的反弹之后,从3月份调整至今。而以银行、石油、煤炭、电力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在二季度仍然表现出来强劲的防御属性。这些资产的表现与政府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产生了阶段性的背离。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算力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航天卫星、量子计算等方向。新质生产力的实现需要长周期的投入,实现路径复杂、过程艰巨,需要耐心资本的投资周期拉长。这个方向的多数公司在当期不能体现持续的分红属性,甚至不少细分领域尚未形成商业模式的闭环。因此市场阶段性选择红利资产以及能够全球定价的资源品本质上都是一种追求确定性的思维。大宗商品既有交易供应紧张的逻辑,也有交易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元信用的挑战。这种交易逻辑中长期还会反复演绎。而科技成长中表现好的方向包括电网投资、出海以及受益于全球Ai浪潮的算力产业链和消费电子等。二季度本基金持仓在一季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步调整,目前持仓结构为电力设备、通信、电子、医药、军工和计算机等。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电网投资相关的特高压、配网设备、海风等。通信主要包括光模块、PCB板等。电子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和国产算力以及半导体设备等。医药行业围绕医疗器械和创新药进行了布局。与一季度相比,大幅度降低了流动性差的风险品种暴露,同时从行业配置角度看,大幅度减少了对计算机的配置,保留的计算机方向品种主要为围绕电网信息化以及交通信息化领域。军工领域的配置主要围绕C919产业链以及卫星通信等。从基金净值的表现看,二季度受到中小市值调整拖累比较严重,在持仓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敞口的过多暴露也给组合调整带来进一步影响。整体上本基金主要还是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做中长期配置。经历过2019-2022年之后,景气赛道的持续时间大大缩短,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更加审慎的对待以及在市场风格出现巨大变化之后,考虑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从中短期看,如果未出现大的经济格局的变化,红利资产的策略依然是有效的,尽管红利资产经过大半年的上涨已经累积了大量涨幅,但他的股息率仍然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这种市场风格的变化使得我们选择成长股的难度加大,但是有一种底层的东西我认为依然是有效的,那就是深度下沉挖掘阿尔法。我们相信阿尔法能够不断兑现的品种最终一定能走出来,这需要我们对行业和个股的选择更加慎重,我们要考虑行业景气度在当期能够体现到业绩上的确定性,同时要兼顾未来几年中长期成长的持续性。同时我们在科技成长方向也加大对分红属性的考虑。科技成长方向具备分红属性,股息率能够达到一定吸引力的品种会更多的纳入到我们的备选中来。综上:本基金配置的方向始终围绕“医药+消费+科技”的配置思路,自上而下通过宏观行业比较精选高景气赛道,通过深度产业链调研访谈来捕捉行业景气度的边际变化,动态优化持仓结构和品种布局,逐步增强组合持仓的阿尔法属性来对抗短期市场的波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