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博时恒泰债券C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0.34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0.44%。
从业绩表现来看,博时恒泰债券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5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55/103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0.35%。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28%,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2.82%。

从基金规模来看,博时恒泰债券C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34亿元,较上一期规模3916.62万元变化了-483.31万元,环比变化了-12.34%。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5.52%,债券占净值比108.16%,现金占净值比4.1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83%,第一大重仓股为银泰黄金(000975),持仓占比为0.54%。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博时恒泰债券C现任基金经理为张李陵 金晟哲。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张李陵已从业10年又70天,2021年4月22日正式接手管理博时恒泰债券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6.61%。目前还管理着23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博时稳益9个月持有混合A(013769),季度净值涨幅为2.29%。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纯债方面,二季度债券市场总体呈现出波动加剧、中枢下行的趋势。在四月份,尽管经济增长保持相对温和态势,但随着政策持续推动降低高息负债,资产端的收益率逐步下行,这一趋势也带动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相应下行,使得债市总体表现良好。然而,随着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关键点位,央行开始发出调控长端收益率的信号。同时,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在交易情绪上对债券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四、五月份的收益率出现了接近20个基点的回调。不过,进入五月中下旬,随着地产新政效果的逐渐减弱,以及理财扩张带来的配置需求增加,债券市场收益率再次转向下行趋势。在操作层面,投资组合总体维持了一定的久期。展望三季度,我们认为央行仍需在内外均衡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从内需角度看,由于资本回报率的压制作用,债券市场的风险相对可控。但海外降息预期的迟迟未能实现,仍对货币政策的宽松节奏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投资组合将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宽松节奏,采取适度的久期再平衡策略。股票方面,2024年二季度市场依然呈现高度分化,红利和资源方向先扬后抑,以AI和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科技接棒后半段的结构行情,但整体呈现大强小弱的格局。对市场的总体看法,我们认为2023年四季报中提到的几个变化依然在延续:1)国内地产拐点及中枢下移,对经济总量弹性的影响;2)新兴行业依然受到产业周期一般规律的制约;3)美国经济和利率的中期强势;4)A股市场负债端的变化。具体到中短期的变化,国内地产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收效尚不明显,这也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因此,对经济的总量弹性依然不宜过于乐观,但另一方面,“地产市场变弱-期待更多政策”的循环可能又会成为市场的阶段性主题。而红利和资源先扬后抑的表现,更多是基本面的负反馈及交易层面短期过热后的回归。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显示补库行为由中游而非下游带动,因此大宗商品上涨后引发了阶段性的库存行为负反馈;同时4月起铜铝等期货投机净多仓大幅增加,有色等方向的成交额迅速放大,市场交易出现拥挤迹象。但我们依然认为,中美经济和利率中枢变化、以及全球产业链分工重塑这两大逻辑依然支持对红利和资源的中期趋势。6月底我们已经观察到投机仓位和交易拥挤度的明显下降,未来伴随实物库存的消化,这些板块的中期逻辑将会回归。除此以外,中期层面比较值得期待的变化在于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科技硬件。苹果拥抱AI,为整个AI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落地应用场景。一旦大模型能够成功接入手机或PC的操作系统,我们有希望在未来1-2年看到真正意义上AI应用场景的落地,并带来一轮硬件的革新。二季度消费电子板块估值从极低位置的修复,应该说只是这一轮创新的预期预演,尽管短期也有拥挤迹象,但更精彩的行情还未到来。未来,组合将继续定位于“做高性价比的投资”,在考虑资金属性的前提下,对细分行业、重点公司进行胜率和赔率的全方位比较,力争实现净值的平稳上行。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