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季报解析 - 正文

三季报点评: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基金季度涨幅14.92%

来源:证星基金季报解析 2024-10-27 01:08: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基金公布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最新规模9.05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14.92%。

从业绩表现来看,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2.1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878/3979,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5.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35.97%,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74.64%。

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基金2024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9.05亿元,较上一期规模8.27亿元变化了7864.88万元,环比变化了9.51%。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4.53%,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5.96%。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73.59%,第一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300750),持仓占比为10.03%。

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施成。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施成已从业5年又213天,2021年6月9日正式接手管理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38.23%。目前还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007689),季度净值涨幅为15.22%。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4年三季度,经济复苏有所反复,库存周期在底部试探,但并未走出趋势性行情。这是中国库存周期调整最长的一次,和2010-2013年类似。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供给已经不是关键的问题,需求是主要的矛盾。目前来看,龙头公司逐步走出低谷,个别甚至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另外新的需求我们看到曙光,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均是如此。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对于包括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需求启动,是重要信号。我们认为未来利好受益于降息周期的品种。一方面,中国企业出海是长期空间更大的方向,另一方面,国内的政策转向,也为内需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内外需有望共振。我们投资的领域,大部分环节已经走过供需的最差时点,单位盈利能力已经见底,有部分环节的盈利开始修复。但由于2020-2022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资本开支,因此恢复的速度并不会特别快。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两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龙头公司将市场份额和盈利差充分扩大,这些公司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二是在制造过剩的背景之下,应用端的创新将会加速出现,新的需求爆发,将会带来投资机会。上游资源品,以及具备资源属性的化工品,目前的价格很可能处于长期底部。2024年年底前,所有环节的供给增加都已经基本结束,供给不会是困扰新能源大部分环节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当前的核心矛盾,是充分供给的制造业产能与全球(以国内、亚非拉和半个欧洲为主)差异化的需求未被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有产品创新和掌控渠道的公司将会分享最大的红利。之后如果行业充分景气上行,将进入周期品种表现的时间。设备制造业方面,新兴产业的投资尚待时间。由于上一轮产能扩张较大,后续扩产节奏将放缓。整体制造业的资本开支,目前处在一个相对低谷。预计将在1-2年后,随着新兴产业的盈利提升有所恢复。新能源应用方面,去库存周期已经结束,库存周期上行也尚未发生。大幅下跌的价格,将在未来1-2年刺激需求。一方面,储能的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拉动新能源行业增速,而光储的平价化,会进一步刺激光伏和储能装机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汽车的全球化也会发生,提供稳健增长的基石,中国不断创新的汽车产品,也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展开全球化。我们预计新的周期将沿着应用—中游—上游的节奏展开。目前我们对于这轮上升期依然相对乐观。随着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和新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性价比大幅提升。终端的单位用量提升和新兴的应用领域出现,会带来需求新一轮的增长。但最大的风险是海外政治因素,影响海外的预期。TMT行业,看好AI持续地投入,观察AI应用的产生。缩放定律(ScalingLaws)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AI资本开支的持续性认同度提升。在强化学习的训练过程中,目前也符合scalinglaw的发展规律。我们认为算力的投资将会持续,而爆款应用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出现。以新能源、TMT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经出现了盈利的回升。储能、重卡等新需求的提速也在路上,看好2024-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的行情。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