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C基金公布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最新规模7.93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9.63%。
从业绩表现来看,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6.6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434/3979,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5.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5.42%,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46.23%。

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C基金2024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7.93亿元,较上一期规模6.98亿元变化了9529.24万元,环比变化了13.66%。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1.46%,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7.49%。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4.71%,第一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00700),持仓占比为9.52%。

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刘扬。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刘扬已从业4年又229天,2020年12月29日正式接手管理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8.18%。目前还管理着4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A(007110),季度净值涨幅为9.73%。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三季度,港股大部分时间延续二季度末震荡下跌的状态,9月末受政策提振大幅反弹,领涨全球市场。分阶段来看,7月初,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推动下,港股迎来强劲反弹,但随后受疲弱的经济数据、对后续政策方向尚不明朗的预期以及外围市场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港股再度走低。8月初,海外市场在日元套息交易逆转等因素影响下出现罕见动荡,港股市场一度跌破17000点关口,随着日本央行口头干预和美国“衰退担忧”因数据改善而缓解,港股主要指数有所修复并最终收涨。9月初,港股结束了8月以来四周连涨并跑赢A股的独立行情,月中受美联储“非常规”降息50个基点提振,港股市场大幅走高,恒指重回18000点以上。9月最后一周,金融三部委政策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超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港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恒指达到20000点以上,高涨的情绪推动两地市场成交也创新高,港股主板成交额一度突破4000亿港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三季度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9.3%、18.6%和33.7%。分板块(恒生综指行业指数)看,医疗保健(31.6%)、可选消费(29.6%)、资讯科技(22.7%)和地产建筑(21.5%)行业涨幅领先,只有之前领涨的能源(-9.7%)和电讯(-8.2%)行业下跌。季度内我们的基金迎来一定规模的赎回量,我们对通讯、房地产和非必需消费品等板块(BICS)的部分个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持,并对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材料等板块(BICS)进行了不同程度增持。我们认为过去几年港股表现不佳,低估值特征明显,这为反弹提供了基础,但分节奏来看,今年以来港股的反弹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上半年市场对中国经济改善和政策发力信心不够强,市场风险偏好整体较低,因此表现较好的板块(恒生综指行业指数)是偏防守或红利属性较强的能源(43.3%)、原材料(28.8%)和电讯(18.1%)板块。从资金配置角度也能感受到市场的悲观情绪,虽然美国加息周期结束以及降息预期不断加强,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仍处于低配状态。但三季度末港股的大幅反弹更多是由政策发力、市场预期被提振以及风险偏好改善驱动,对应到板块层面,之前市场预期较低以及跌幅较多的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等板块领涨,而能源和电讯板块转为下跌,市场风格有所切换,且外资开始增配中国资产。展望未来,包括美国大选等在内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将继续给市场带来扰动,看长期此轮反弹程度以及可持续性还是要回归基本面,未来是否有更多利好性政策出台以及政策兑现到基本面如何还需保持跟踪,这对企业盈利是否有实质性改善、投资者信心能否被巩固以及资金能否持续流入有着重要影响。政策方面,如上所述我们已经看到众多积极信号的不断释放,尤其是9月底的“组合拳”式政策给市场带来极为积极的反应,市场风险偏好和港股整体估值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修复,未来我们会重点关注组合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度,并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长期投资策略,挖掘具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公司,通过平衡成长性和估值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整体市场的机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