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广发优势增长股票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1.81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3.33%。
从业绩表现来看,广发优势增长股票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4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798/926,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5.69%。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2.78%,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65.39%。

从基金规模来看,广发优势增长股票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81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95亿元变化了-1467.39万元,环比变化了-7.51%。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89.57%,债券占净值比2.67%,现金占净值比5.03%。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4.15%,第一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00700),持仓占比为9.72%。

广发优势增长股票现任基金经理为段涛 印培,本季度增聘基金经理段涛、印培,近期离任的基金经理为邱璟旻。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段涛已从业4年又250天,2024年11月6日正式接手管理广发优势增长股票,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7.75%。目前还管理着9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报告期内,基金经理尽量在消费、科技、制造等风格板块中保持相对均衡的配置。本基金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逐步转向行业中性的策略,行业配置上贴近基准,除新能源、医药外还配置了白酒、银行、家电、电子等多个行业。 医药板块,2024年表现相对较差,在申万一级行业中相对排名靠后,并且连续4年表现不佳。综合因素有以下几点:医保基金收支压力较大,叠加国谈、集采、DRG等多维度限价、控量政策愈演愈烈;行业整顿力度加大;消费医疗需求不足,供给面临出清压力;Biotech企业融资难,行业仍处于"寒冬期"。尽管有以上诸多压力,但仍然有相对积极方面:创新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出海收获颇丰;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持续加大。展望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变化仍在于政策端,横向对比全球主要经济体,我国的医疗资源获取具有便利性与低价性。在解决了医疗的基础型需求之后,以改善型为代表的多层次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预计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创新和医疗服务将直接受益,后期随着医院经营的企稳向好,院端需求(设备、器械、试剂等耗材)也会逐渐起量,从而带动全行业触底回升。 消费行业最大的变化在于产业端,线下租金成本持续下降,线上流量入口几经变更,每一轮变化均会产生新入局者和淘汰老玩家。只有真正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和把握消费者心智的企业才能胜出。以零售公司纷纷进行的"调改"为例,过去层层加价的商业模式在"质价比"优先的当前发展到了终局,新零售强势崛起,无论是量贩式零食、泛"胖东来"还是便利店,都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也即所谓"时势造英雄"。 科技行业,最大的风口仍然是AI,从产业发展来看,在"要想富,先修路"的思维下,基础设施先行已经造就了一批绩优股,A股相关产业链业绩也非常优秀,下一步,更多的重心预计将分化为两条:第一,应用端的崛起。目前全世界都在期待爆款应用的诞生,不仅仅在软件层面,端侧硬件关注度也非常高,智能眼镜可能是典型代表。第二,国内基础设施端开始发力,前期因为高端硬件禁运影响了国内建设进度,但后续随着海外投建的放缓和国内技术发展的跟进,预计国内硬件产业链也将会迎来一波高潮。 风险方面,外部而言,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后续影响有待观察。内部在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后,相关刺激政策逐渐加码,短期数据已有所体现,静观政策持续性。 展望2025年,国内消费的需求有望表现出韧性,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扩大至更多的领域并拉动内需企稳。基金经理会努力寻找能够积极把握政策红利,经营能力突出,率先体现出超额收益的公司。此外,基金经理也对于AI技术、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等方向保持密切关注,相机配置能够率先兑现基本面的公司。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