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万家人工智能混合C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17.47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5.87%。
从业绩表现来看,万家人工智能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53.7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97/4120,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5.28%。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9.02%,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53.62%。

从基金规模来看,万家人工智能混合C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7.47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9.99亿元变化了-2.52亿元,环比变化了-12.62%。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88.04%,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2.23%。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9.32%,第一大重仓股为寒武纪(688256),持仓占比为9.86%。

万家人工智能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耿嘉洲。其中在任基金经理耿嘉洲已从业4年又254天,2021年11月19日正式接手管理万家人工智能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20.66%。目前还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万家人工智能混合A(006281),季度净值涨幅为6.07%。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回顾2024年四季度市场行情,国庆节后市场高开快速回落,普涨行情结束进入分化阶段。整个四季度前半以中小市值和题材成长风格为主导、AI、机器人、偏口红经济的消费方向均有所表现;12月中旬开始中小市值持续调整、低波红利走强;受四季度资金面影响,四季度机构重仓股持续跑输非机构重仓股。自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市场进入"强预期、弱现实"的状态,但四季度的两场重要会议定调相比三季度末的重要会议未有进一步强化,年末的降准降息预期也纷纷落空。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开始担心之前超预期的政策力度开始往回收,市场逐渐回落到类似上半年"弱预期、弱现实"的泥淖中。随着新国九条将于2025年元旦后正式实行、监管持续引导投资者避免"炒小炒差",由活跃资金主导的小微市值主题股赚钱效应显著回落,而白马股风格由于主动权益产品的持续赎回压力和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审慎而无法产生持续行情,市场交易活跃度和赚钱效应整体下降,低波红利方向成为存量参与者不得不选择的避险方向。在2024年三季报中我们曾经说过,不宜过于苛求短期政策力度和效果,但最高层的态度和观点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事后来看,市场情绪在四季度经历了从极度亢奋到消极的巨大波动,我们认为季初的过度乐观和当下的悲观都是偏离政策调整的路线和节奏的,后续大概率会通过一系列情绪波动收敛到与政策路线比较接近的状态。本基金在四季度操作中,按照2024年三季报中所提到的策略,除了对高景气的AI进行持续配置外,在一些出现边际变化的中小市值主题标的也进行了阶段性配置,重点集中在AI应用、AI端侧、消费电子、半导体先进代工和国产设备等方向。另外,四季度我们基于政策逻辑自上而下的推演和产业层面的观察,认为光伏锂电来到了供给侧改革带动困境反转的拐点,对光伏锂电也进行了配置,但事后来看我们的这一判断过于左侧,在当下市场参与者对基本面相关品种的风险偏好较低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理想结果,经过反思后我们对该部分仓位进行了调减和重新配置。展望后市,我们认为2025年上半年A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来自于国内政策的发力方向和力度,在政策明确给出右侧信号之前可能市场以主题投资为主的特征难以改变,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投资难度仍然较大,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市值下沉和交易灵活度提升。就中长期配置方向而言,我们认为2025年、特别是上半年的重点依然是科技成长,科技中重点配置方向主要包括产业趋势确定度高的AI和代表泛自主可控逻辑的半导体先进代工、先进封装和先进设备等。对于本基金主题人工智能而言,我们继续维持对行业高景气的判断不变,配置结构上2025年注定是越来越向应用方向倾斜的,应用中除了传统的软件应用外,端侧设备今年会有较多的试错,随着大量方案的推出,不排除有某几款产品成为爆款并带动需求爆发;此外由于目前模型迭代速度放缓,国内资本开支意愿提升,国产的资本开支线条同样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最后,机器人等作为市场共识的AI终极应用场景,其方向性毋庸置疑,但目前仍处于偏早期阶段,相对更适合以主题模式跟随产业催化进行交易性配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