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A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0.32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2.79%。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A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4.7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482/926,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5.69%。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6.09%,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24.96%。

从基金规模来看,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A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32亿元,较上一期规模3279.06万元变化了-64.83万元,环比变化了-1.98%。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1.82%,债券占净值比5.77%,现金占净值比8.03%。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43.64%,第一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300750),持仓占比为7.33%。

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A现任基金经理为周斌 阎安琪,本季度增聘基金经理阎安琪。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周斌已从业2年又300天,2023年7月11日正式接手管理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A,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2.12%。目前还管理着8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1.宏观经济分析 国外经济方面,全球总需求增速整体放缓,总供给延续扩张,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球通胀压力缓解,但通胀下行速度趋缓,反弹风险有所积聚。美国11月制造业PMI较9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至48.4%,11月服务业PMI较9月回落2.8个百分点至52.1%,11月CPI同比较9月回升0.3个百分点至2.7%,11月失业率较9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4.2%,美联储在11月和12月各下调政策目标利率25bps至4.5%。欧元区经济表现分化,1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较9月抬升0.2个百分点至45.2%,11月服务业PMI较9月回落1.9个百分点至49.5%,11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增速较9月回升0.5个百分点至2.2%,10月欧元区失业率6.3%持平9月,四季度欧央行两次降息共50bps。日本四季度经济延续温和复苏,11月CPI同比较9月抬升0.4个百分点至2.9%,11月制造业PMI较9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49%,11月服务业PMI较9月回落2.6个百分点至50.5%,四季度日央行未加息。 国内经济方面,在积极的政策定调下,经济基本面较三季度改善,社零和狭义基建增速修复,出口、制造业保持高增,地产投资拖累仍在。价格方面,CPI与PPI在低位徘徊。具体来看,中采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上,12月值较9月值走高0.3个百分点至50.1%。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与9月持平。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出口仍有韧性,消费有所修复,投资有待进一步提振:11月美元计价出口增速较9月回升4.3个百分点至6.7%,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9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3%。投资中基建投资修复,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房地产投资延续负增长,1-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3.3%。通胀方面,CPI维持在低位,11月同比增速从9月的0.4%回落0.2个百分点至0.2%,PPI负值小幅收窄,11月同比增速从9月的-2.8%回升0.3个百分点至-2.5%。 2.市场回顾 四季度债券市场上涨,其中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3.24%,中债银行间国债财富指数上涨3.62%,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51%。收益率曲线下移,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15%下行47.7bps至1.68%,10年期金融债(国开)收益率从2.25%下行52bps至1.73%。货币市场方面,四季度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间1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值在1.59%左右,较上季度均值下行20bps,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均值在1.87%左右,较上季度均值下行3bps。 可转债方面,四季度中证转债指数上涨5.55%。 股票市场方面,四季度上证综指上涨0.46%,代表大盘股表现的沪深300指数下跌2.06%,中小板综合指数上涨2.56%,创业板综合指数上涨3.06%。 3.运行分析 四季度我们需要通过行业比较和自下而上的研究努力挖掘EPS和ROE修复驱动的新能源内部细分板块机会,重点配置了以下方向:1)内需企稳、困境反转的投资机会,包括电动车、锂电等;2)外需持续景气的投资机会,包括储能、电气设备等;3)从0到1、自主可控的产业趋势机会,包括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本基金业绩表现好于比较基准。 此前,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严峻,供需失衡引发低价竞争成风,产业链盈利能力滑坡,甚至部分环节已陷入亏损困境。展望后市,我们将聚焦于新能源行业供需关系的再平衡进程,旨在捕捉细分行业盈利拐点所孕育的投资契机,无论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对过剩产能的淘汰,还是借助行业自律、政府行政干预等手段遏制 "内卷式" 竞争。与此同时,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不容忽视,诸如光伏领域的BC 电池,锂电领域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技术,以及新能源整车领域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等,均或成为后续产品运作中的重点关注方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