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基金公布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最新规模11.97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4.21%。
从业绩表现来看,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7.4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540/4129,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3.48%。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6.01%,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45.85%。

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基金2024年四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1.97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2.46亿元变化了-4898.39万元,环比变化了-3.93%。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78.69%,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24.61%。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0.89%,第一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600276),持仓占比为4.72%。

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现任基金经理为李子波 陈思靖。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李子波已从业3年又33天,2022年3月22日正式接手管理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7.16%。目前还管理着5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952004),季度净值涨幅为4.21%。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回顾四季度,TMT行业依然热点纷呈,机会不断。在经历了九月底10月初的大幅反弹后先进入阶段性的震荡,一直持续到10月底。进入11月,随着外部制裁加剧,半导体国产链率先开启了一波上涨,本基金持仓的中科飞测等龙头公司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伴随着股价逐渐反映了长期的预期,我们逐步降低了仓位,切换至了相对低位的端侧AI标的。到了12月份,随着以豆包为代表的AI应用爆火,以及字节火山引擎大会的召开,刺激了市场对AI端侧的热情,本基金持仓的以乐鑫科技为代表的端侧算力标的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带动了基金收益率的上行,随着持仓的标的逐渐达到目标价,我们进行了大幅的调仓并降低了仓位,更多的关注估值和安全边际。 医药方面,2024年9月24日政治局工作会议后,受国内刺激内需政策提振,医药股跟随市场有所反弹,但全年来看因经济承压、医保控费、医院资金紧张等因素,2024年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4.33%,呈调整态势。创新药、部分中药、部分医疗器械等经营业绩较为稳健,全年取得了正收益。受生物安全法案、海外高股息环境、需求不足等影响,CXO、疫苗、ICL等个股下跌幅度较大。2024年,我们在市场下行期体现了一定抗跌能力,回撤相对控制较好。创新药、央国企、中药等资产为产品创造了一定的正贡献,而适度的止盈和止损也为组合增厚了收益。 展望2025年,大方向上我们依然关注经济中有确定性增量的领域,未来半导体和AI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已经进入2.0阶段,向着高端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全产业链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开始向先进制程、CPU 、GPU 先进通讯芯片领域迈进,逐步进入半导体市场规模最大、壁垒最高的核心领域,龙头公司已经逐渐明确;同时优秀公司已经参与全球竞争,在物联网、汽车、工业等领域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设备、材料出海也开始迈出第一步,未来前途无量。而在AI领域,技术在持续创新,应用也在不断涌现,我们看好在推理算力、端侧应用的投资机会,持续关注行业的新进展和新机会。但另一方面,从短期估值来说,热点标的已经进入了合理偏高的估值水平,需要更多注意风险,更多去寻找热点外的低估标的。 医药方面,随着支持商保、化债、医保预付等政策推进,我们认为25年医药支付端有望改善。我们仍看好医药的结构性机会,追寻创新药、央国企、集采/医保放量品种等主线。创新药受益海外授权增加、国内医保支持创新等因素,仍保持了较快增速。央国企并购整合提速,部分企业在经济下行期仍保持了增长的韧性。另外,CXO等受外需影响较大品种调整时间较长,也需关注是否存在底部改善机会。 长期而言,我们对中国经济转型仍然充满信心,这一信心来自中国强大的工程师红利,将持续推动科技进步驱动的产业升级和收入上升带动的内需增长,我们会持续跟踪产业和个股的变化,保持稳健的投资组合,陪伴优秀企业一起成长,力争为投资者奉献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